羽衣曾此侍銮舆,观阙今为一废区。
鹦鹉尚留青帝坐,牝鸡无复紫宸居。
已看大象飞寒烬,又见天枢偃绿芜。
惆怅当年多少事,西风回首一长吁。
羽衣曾此侍銮舆,观阙今为一废区。
鹦鹉尚留青帝坐,牝鸡无复紫宸居。
已看大象飞寒烬,又见天枢偃绿芜。
惆怅当年多少事,西风回首一长吁。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追忆。首联“羽衣曾此侍銮舆,观阙今为一废区”中,“羽衣”指的是古代帝王的服饰,这里借指帝王。“銮舆”则是帝王所乘之车。这两句通过对比昔日帝王在此的繁华景象与今日废墟的荒凉,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颔联“鹦鹉尚留青帝坐,牝鸡无复紫宸居”进一步深化这种对比。鹦鹉象征着帝王的宠臣或象征着繁华,而“青帝”则代表春天,暗示生机与繁荣。牝鸡无复紫宸居,则是说昔日帝王的居所如今已无人居住,充满了衰败的气息。这两句通过动物的象征意义,形象地展现了从繁华到衰败的转变。
颈联“已看大象飞寒烬,又见天枢偃绿芜”中的“大象飞寒烬”可能是指帝王的权力与威严如同寒烬般消散,而“天枢偃绿芜”则描绘了帝王的权力中心如今被荒草覆盖,一片萧瑟。这两句继续强调了历史的无情与时间的流逝。
尾联“惆怅当年多少事,西风回首一长吁”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面对眼前的废墟,诗人回想起往昔的种种往事,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哀伤。西风的吹拂,似乎也在为这段历史的落幕而叹息。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遗迹的深深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蔡家笔法擅今古,楷书尤誇荔支谱。
后来谁笔最通神,要与渠伊为伴侣。
只今书学贵瘦硬,弟子员阙谁可补。
君持此几要投人,字画不工那得取。
山人俗书如俗马,骨少肉多今不数。
当君此赠恐不堪,大似无功飨盐虎。
新诗继作苦难和,只赏君房妙言语。
嗟予老矣亦懒书,留与儿曹写时雨。
秀出群芳照碧栏,世间颜色比应难。
晓来露采光先泛,晚得云阴叶未残。
艳质易迷人竞赏,道心无染兴终闲。
使君认取真消息,同向樽前笑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