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花阵阵随风减,芳草萋萋逐雨添。
闷倚琐䆫听紫燕,不知粉蝶过朱帘。
幽花阵阵随风减,芳草萋萋逐雨添。
闷倚琐䆫听紫燕,不知粉蝶过朱帘。
这首明代诗人苏伯衡的《绝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致与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首句“幽花阵阵随风减”,描绘了一幅春风吹拂下,花朵随风摇曳,香气渐淡的画面。这里的“幽花”不仅指出了花色的不显眼或是种类较为稀有的花,也暗示了春天的花期短暂,美得稍纵即逝。通过“阵阵”和“减”字,诗人巧妙地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春风中花香的逐渐消散。
次句“芳草萋萋逐雨添”,则转向了对绿意盎然的草地的描写。春雨过后,原本就生机勃勃的草地变得更加茂盛,呈现出一片翠绿。这里的“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而“逐雨添”则生动地表现了春雨对大自然生长的滋养作用,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后两句“闷倚琐䆫听紫燕,不知粉蝶过朱帘”,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诗人选择了一个静谧的场景——倚靠在琐䆫(一种古代的家具)旁,静静地聆听紫燕的呢喃声。紫燕在这里象征着春天的使者,它们的鸣叫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诗人通过“闷”字,表达了内心的某种情绪,可能是对春日美景的沉醉,也可能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不知粉蝶过朱帘”则以粉蝶轻盈飞过朱红色的窗帘为喻,既展现了蝴蝶的灵动与美丽,又暗示了生活的不经意间所发生的美好瞬间,可能被人们不经意错过。
整体而言,这首《绝句》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时间以及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未见丰盈犀角儿,先逢玉雪王郎子。
对床欲作连夜语,念汝还须戴星起。
夜来梦见小于菟,犹是髧髦垂两耳。
忆过济南春未动,三子出迎残雪里。
我时移守古河东,酒肉淋漓浑舍喜。
而今憔悴一羸马,逆旅担夫相汝尔。
出城见我定惊嗟,身健穷愁不须耻。
我为乃翁留十日,掣电一欢何足恃。
惟当火急作新诗,一醉两翁胜酒美。
惊风击面黄沙走,西出崤、函脱尘垢。
使君来自古徐州,声震河潼殷关右。
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
北临飞槛卷黄流,南望青山如岘首。
东风吹开锦绣谷,渌水翻动蒲萄酒。
讼庭生草数开樽,过客如云牢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