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盐官绝句四首·其四僧爽白鸡》
《盐官绝句四首·其四僧爽白鸡》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伴修行。

还须却置莲花漏,老怯风霜恐不鸣。

(0)
注释
断尾:形容公鸡为了修行而自我牺牲。
烹:烹饪,这里指被杀。
年来:近年来。
听法:聆听佛法。
伴修行:与僧侣一起修行。
却置:放下。
莲花漏:可能指莲花钟,一种佛教计时器。
老怯:年老体弱。
风霜:比喻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恐不鸣:担心不再啼叫。
翻译
断尾的公鸡原本害怕被烹饪,近年来它聆听佛法,与僧人一起修行。
现在它需要放下莲花形状的计时器(可能指佛塔或寺庙中的莲花钟),因为年老体弱,担心经受不住风霜,可能不再啼鸣。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盐官绝句四首(其四)僧爽白鸡》。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极富有象征意义。

"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伴修行。"

这里的“断尾雄鸡”通常被解释为一种自我克制的象征,通过将雄鸡的尾巴剪去,以此来抑制自己的欲望或是过度的行为。诗人用这强烈的形象表达了对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视。"畏烹"则指害怕被煮杀,这里暗示着对于物质享乐可能带来的毁灭性的危险有所警觉。而“年来听法伴修行”则表明诗人长久以来一直在寻找精神上的指导和修炼,这里的“听法”通常指的是佛教的禅定和经典学习,而“伴修行”则意味着与志同道合之人共同修身养性。

"还须却置莲花漏,老怯风霜恐不鸣。"

接下来的两句,“还须却置莲花漏”,这里的“莲花漏”是一种以莲花状排水的计时工具,这里的“却置”意味着放弃或是停止使用。这一行诗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岁月的珍惜。最后,“老怯风霜恐不鸣”,则表达了一种对于年老后声音可能会消失的恐惧,这里的“风霜”象征着寒冷和严酷,是时光流逝的写照,而“恐不鸣”则是对自己在岁月磨损下可能丧失创造力或表达力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生动鲜明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精神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和年老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采菱歌七首·其六

缄叹凌珠渊,收慨上金堤。

春芳行歇落,是人方未齐。

(0)

欢闻歌

遥遥天无柱,流漂萍无根。

单身如萤火,持底报郎恩。

(0)

咏兔丝诗

轻丝既难理,细缕竟无织。

烂熳已万条,连绵复一色。

安根不可知,萦心终不测。

所贵能卷舒,伊用蓬生直。

(0)

乌夜啼

桂树悬知远,风竿讵肯低。

独怜明月夜,孤飞犹未栖。

虎贲谁见惜,御史讵相携。

虽言入弦管,终是曲中啼。

(0)

送别友人诗

君东我亦西,衔悲涕如霰。

浮云一南北,何由展言宴。

方作异乡人,赠子同心扇。

遥裔发海鸿,连翻出檐燕。

春秋更去来,参差不相见。

(0)

与崔录事别兼叙携手诗

去夏予回首,言乃重行行。

今春游派澨,访子犹武城。

暂别年逾半,同归月未盈。

复道中寒食,弥留旷不平。

道术既为务,欢悰苦未并。

及尔沈痾愈,值兹秋序明。

石碛沿江静,沙流绕岸清。

川平看鸟远,水浅见鱼惊。

逝将穷履历,方欲恣逢迎。

何言聚易散,乡棹尔孤征。

我本倦游客,心念似悬旌。

闻离常屑涕,是别尽凄清。

况此忘怀地,相爱犹弟兄。

脉脉留南浦,悠悠返上京。

欲镊星星鬓,因君示友生。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