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夜闻钟》
《山夜闻钟》全文
唐 / 张说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

霜风吹寒月,䆗窱虚中上。

前声既舂容,后声复晃荡。

听之如可见,寻之定无像。

信知本际空,徒挂生灭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wénzhōng
táng / zhāngshuō

wénzhōngjìngshāngèngxiǎng
shuāngfēngchuīhányuèyǎotiǎozhōngshàng

qiánshēngchōngrónghòushēnghuàngdàng
tīngzhījiànxúnzhīdìngxiàng

xìnzhīběnkōngguàshēngmièxiǎ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听闻寺庙钟声的意境,通过对夜晚静谧氛围和钟声回响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象本质空寂、生与灭亡无常的感慨。

首句“夜卧闻夜钟”直接置读者于夜深人静之时,耳边传来远处寺庙中的夜晚敲钟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紧接着,“夜静山更响”,则是对这钟声在寂静夜晚中与山谷间回荡、交织的声音进行的描绘,强化了这一刻的神秘和深邃。

“霜风吹寒月”、“䆗窱虚中上”两句,则将视线转向天空,描述了寒风中的明月以及钟声在空旷中升腾的景象。霜风代表着季节的变化,而寒月则是夜晚的象征,这两者交织在一起,再加上钟声在虚空中回响,共同构筑了一幅深邃而又孤寂的画面。

“前声既舂容,后声复晃荡”表达了钟声连绵不断,每一个音节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形态,但同时也显得有些虚幻不定。诗人通过这个描写突出了声音与时间流动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空间中的扩散。

“听之如可见,寻之定无像”则是对上述情境的一种总结。钟声虽然清晰可闻,但当我们试图捕捉它的时候,却发现其形态飘渺难以把握。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声音的不可捉摸,还映射出人类对于宇宙、时间等抽象概念的探索与困惑。

最后,“信知本际空,徒挂生灭想”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真相的一种洞察和感悟。世间万物,包括生命与死亡,都如同这夜晚的钟声一样,本质上是虚幻不定的,而我们对于这些事物的执着思索不过是徒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寺庙钟声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慨的流露,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艺术造诣,是一首充满禅意与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说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送方书记兼简府主

我昔防江之下流,独许蔡子专军谋。

未能奏效累丝发,已复负谤丛山丘。

小范兵精思虑远,片言坐折群疑满。

幕僚无过只论功,登秩荐贤来衮衮。

上流蜀接更吴通,桑麻满里炊烟同。

鹦鹉洲前长笛晚,黄哀蕲怨何时终。

(0)

伟叔蔡兄来永嘉屡辱投赠于其归也奉俚歌为谢兼叙离索

庆历故家忠惠后,性酷喜文疏嗜酒。

飘风骤雨蛙蚓寂,草玄献颂龙蛇走。

古人道大何不容,回空赐殖同升堂。

若遇韩门亲指画,岂有不在籍湜行。

水心可怜地如掌,读罢君诗一惆怅。

文星今直正莆中,去觅掀天无底浪。

(0)

高宗皇帝挽词二首·其二

河济初开府,江淮晚视师。

缵戎繇子圣,永命独天知。

鹤唳空虚警,云生仗自移。

上哀何以称,卒代继周时。

(0)

王运使挽词

种虏昔逾塞,三边各受师。

共传君善守,能护国西陲。

卿秩恩虽早,郎班诏已迟。

须将未尽赏,酬折在丰碑。

(0)

刘高士自画琴横膝前对云起求诗

试向遮岩拥壑时,弄弦调轸按前徽。

未须写就多情曲,饶与閒云自在飞。

(0)

仙坛

堂堂人物地行仙,勾漏丹砂信有缘。

弹压松篁知暂尔,未应谢屐久林泉。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