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防江之下流,独许蔡子专军谋。
未能奏效累丝发,已复负谤丛山丘。
小范兵精思虑远,片言坐折群疑满。
幕僚无过只论功,登秩荐贤来衮衮。
上流蜀接更吴通,桑麻满里炊烟同。
鹦鹉洲前长笛晚,黄哀蕲怨何时终。
我昔防江之下流,独许蔡子专军谋。
未能奏效累丝发,已复负谤丛山丘。
小范兵精思虑远,片言坐折群疑满。
幕僚无过只论功,登秩荐贤来衮衮。
上流蜀接更吴通,桑麻满里炊烟同。
鹦鹉洲前长笛晚,黄哀蕲怨何时终。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叶适的作品,名为《送方书记兼简府主》。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
“我昔防江之下流,独许蔡子专军谋。”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历史的氛围,“昔”指往事,“防江之下流”可能暗示诗人曾在某个时刻守卫着长江一线,而“独许蔡子专军谋”则表明只有蔡子这样的才能被赋予独立筹划军事的重任。这里的“蔡子”很可能是指历史上的蔡泽,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未能奏效累丝发,已复负谤丛山丘。”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没有取得显赫的战功,但已经承受了不少的诽谤和困顿。“累丝发”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而“负谤丛山丘”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
“小范兵精思虑远,片言坐折群疑满。”这里的“小范”可能是指历史上的名将,如赵云等,他们以智勇双全著称。诗人通过赞美这些人物的军事才能,间接表达了自己对于远见卓识的向往。
“幕僚无过只论功,登秩荐贤来衮衮。”这两句写的是对手下将领的评价和提拔,只看成就而不计较其他,这种公正无私的态度令人敬佩。同时,“衮衮”一词形容人或事物的威仪或气势,增添了一份庄重与肃穆。
“上流蜀接更吴通,桑麻满里炊烟同。”诗人继续描绘景象,这里的“上流”指的是长江上游,即四川一带,“蜀接更吴通”表明了对外部世界的联通。最后两句则是一幅平和的田园生活图景,桑麻满里暗示着丰收,而炊烟同则是家居的温馨。
“鹦鹉洲前长笛晚,黄哀蕲怨何时终。”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美丽的意象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鹦鹉洲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长笛”、“黄哀”则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描绘,带有一丝哀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丰富,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古典诗歌。
扬帆载月远相过,佳气葱葱听诵歌。
路不拾遗知政肃,野多滞穗是时和。
天分秋暑资吟兴,晴献溪山入醉哦。
便捉蟾蜍共研墨,綵笺书尽剪江波。
独山梅花何所似,半开半谢荆棘中。
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悴守蒿蓬。
亭亭孤艳带寒日,漠漠远香随野风。
移栽不得根欲老,回首上林颜色空。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