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陶山书院》
《陶山书院》全文
宋 / 汪应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陶山读书处,景物自天成。

幽涧菁莪盛,高冈彩凤鸣。

雨馀山色秀,云净月华明。

静听寒泉响,潺潺洙泗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áoshānshūyuàn
sòng / wāngyìngchén

táoshānshūchùjǐngtiānchéng

yōujiànjīngéshènggāogāngcǎifèngmíng

shānxiùyúnjìngyuèhuámíng

jìngtīnghánquánxiǎngchánchánzhūshēng

注释
陶山:指诗人读书的地方,可能是一个有文化氛围的山地。
景物:周围的自然环境。
天成:自然形成,无需人工雕琢。
幽涧:深而隐蔽的溪谷。
菁莪:古代学宫中的两种树木,象征着教育和人才。
盛:繁茂。
高冈:高地。
彩凤:美丽的凤凰,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才或吉祥之兆。
鸣:鸣叫。
雨馀:雨后。
山色秀:山色清新秀丽。
云净:云层消散,天空晴朗。
月华明:月光明亮。
寒泉:清凉的泉水。
潺潺:流水声。
洙泗声:洙泗,古代两条河流名,这里借指儒家学说的声音。
翻译
陶山是我读书的地方,这里的景色自然天成。
幽深的山涧里菁莪茂盛,高高的山岗上凤凰展翅歌唱。
雨后山色更加秀丽,云消雾散,月光皎洁。
静静地聆听那山泉的响声,仿佛洙泗之水潺潺流淌。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陶山读书处,景物自天成"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无需人工雕琢即可完美呈现的赞赏。接下来的"幽涧菁莪盛,高冈彩凤鸣"则是对景色进行细腻描绘,展示了一派生机勃勃之象。

"雨馀山色秀,云净月华明"一句中,诗人捕捉了雨后的清新与夜晚的宁静,通过对比衬托突显了景物的美丽。紧接着的"静听寒泉响,潺潺洙泗声"则是对声音美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之感。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和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语言简洁而不失优雅,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的情感和他所处环境的和谐统一。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描绘,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寄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汪应辰

汪应辰
朝代:宋

(1118—1176)信州玉山人,初名洋,字圣锡,学者称玉山先生。高宗绍兴五年进士第一。除秘书省正字。因疏奏忤秦桧,出通判建州、袁州、静江府、广州,流落岭峤者十七年。桧死,始还朝。刚方正直,遇事敢谏。以敷文殿直学士充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甚有政声。入为吏部尚书,寻兼翰林学士并侍读,所撰制诰温雅典实。在朝多革弊事,得罪中贵,以端明殿学士出知平江府。复连贬官秩,遂辞官家居。卒谥文定。少受知于喻樗,又从吕本中、胡安国、张栻、吕祖谦游,学问博综,精通义理。有《文定集》。
猜你喜欢

寄准上人

昨闻归旧寺,暂别欲经年。

樵客应同步,邻僧定伴禅。

后峰秋有雪,远涧夜鸣泉。

偶与支公论,人间自共传。

(0)

过坚上人故院与李端同赋

旧依支遁宿,曾与戴颙来。

今日空林下,唯知见绿苔。

(0)

偶书五首·其五

掩谤知迎吠,欺心见强颜。

有名人易困,无契债难还。

(0)

纶阁有感

风涛曾阻化鳞来,谁料蓬瀛路却开。

欲去迟迟还自笑,狂才应不是仙才。

(0)

杨柳枝二首·其二

数枝珍重蘸沧浪,无限尘心暂免忙。

烦暑若和烟露裛,便同佛手洒清凉。

(0)

维扬郡西亭赠友人

萍飒风池香满船,杨花漠漠暮春天。

玉人此日心中事,何似乘羊入市年。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