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涛曾阻化鳞来,谁料蓬瀛路却开。
欲去迟迟还自笑,狂才应不是仙才。
风涛曾阻化鳞来,谁料蓬瀛路却开。
欲去迟迟还自笑,狂才应不是仙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纶阁有感》,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无奈和对才华的自嘲。
"风涛曾阻化鳞来,谁料蓬瀛路却开。"
这里借用古代神话中龙凤变形的意象,风涛指的是波澜壮阔的浪花,化鳞则是比喻诗人本想通过考试(科举)一展才华,如同龙凤蜕变。但现实却出乎意料,以蓬瀛之路比喻平凡而不起眼的仕途也能通行无阻。
"欲去迟迟还自笑,狂才应不是仙才。"
诗人表达了对自己不能早日成名的无奈与苦笑,同时自谑为“狂才”,意味着自己的才华虽然不凡,但终究不是那般出类拔萃、如仙境中人才。
整首诗体现了司空图对于个人才华和仕途现实之间矛盾的心理,既有对才华的自信,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乍因风力起,欲扯飞花住。陌上有行人、愁满路。
红亭绿水,岂是怜伊生,飘泊归何许。
东君魂梦,似逐飞扬去。留春无处。却怪铅华误。
堕粉泣残妆、风偏妒。燕泥蛛网,收拾应无数。
有恨和谁语。幽闺绝塞,故故牵人凄楚。
君欲溯河北,我亦渡江东。
纵是莺花三月,社燕等秋鸿。
九曲池边高会,十五桥头长啸,蜡屐每相从。
歌吹竹西路,批抹是春风。念平生,数知己,莫如公。
嵚崎历落可笑,把臂许吴蒙。
今日素车白马,当日螭头豹尾,人识紫薇翁。
此后平山客,寂寞月明中。
十五盈盈小。投钿盒心烟缭绕。
流连辛苦,不道佳期竟杳。
蘼芜巷里人何在,豆蔻花中春已老。
泪落天涯,断肠多少。极目年年芳草。
闻绣阁玉蛾不扫。何事尺素传来,征鸿悄悄。
侧侧轻寒白日过,濛濛细雨黄昏早。
酒醒更阑,数声啼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