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刘德脩用黄文叔韵赠行》
《和刘德脩用黄文叔韵赠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碧玉长篙黄篾篷,两淮烟月五湖风。

金梭织锦烦诗匠,琼尺裁云补化工。

去路江山随意绿,归时桃杏断肠红。

岷峨二妙贻双璧,万丈光芒照病翁。

(0)
翻译
翠绿的玉竹长篙和黄色的竹篷,航行在两淮的烟雨和五湖的清风中。
金线如梭编织锦绣,诗人忙碌地创作;美玉般的尺子裁剪云彩,修补大自然的巧妙工艺。
沿途的江山随心所欲地变换绿色,归程时盛开的桃花杏花令人肝肠寸断。
岷山峨眉的美景如同双璧赠予我,万丈光芒照亮了我这病弱之人的心灵。
注释
碧玉:形容玉竹颜色翠绿。
长篙:长竹竿,用于撑船。
黄篾篷:用黄篾编制的船篷。
两淮:古代地区名,包括淮南和淮北。
烟月:烟雾和月色,形容景色朦胧优美。
五湖:泛指江河湖泊。
金梭:金色的梭子,比喻织布的工具。
诗匠:擅长写诗的工匠。
琼尺:美玉制成的尺子,象征高雅。
化工:自然界的工艺,这里指天地间的自然变化。
去路:前行的路途。
江山:自然景色。
随意绿:随季节变化而变绿。
归时:返回的时候。
断肠红:形容桃花杏花盛开的鲜艳,引人愁思。
岷峨:四川的岷山和峨眉山。
双璧:比喻珍贵的礼物或人才。
病翁:病弱的老人自称。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颇具江南水乡的柔情与淡雅。首句“碧玉长篙黄篾篷”,以精美的物象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碧玉”比喻清澈见底的河流,“长篙”则是划水用的工具,而“黄篾篷”可能指的是编织的渔网或者船篷,这些都是江南水乡生活中的常见景象。接下来的“两淮烟月五湖风”,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阔,两淮指的是淮河流域,而五湖则是指湖泊众多的江南地区,通过对比渲染出诗人心中的美好意境。

第三句“金梭织锦烦诗匠”,用金梭代指精细工艺,织锦喻指文学创作,诗匠即诗人自己,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勤奋与执着。第四句“琼尺裁云补化工”中,“琼尺”象征着高超的技艺,“裁云”则是比喻文思泉涌,整体上这两句通过对手工艺和诗歌创作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尊崇与追求。

下片首句“去路江山随意绿”,以轻松自如的笔触描绘出行者离开时景色的美好,“归时桃杏断肠红”则在归途中发现春色满目的景象,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中的感受和情感变化。

最后两句“岷峨二妙贻双璧,万丈光芒照病翁”,其中“岷峨二妙”可能指的是某种特殊的珍贵物品,而“贽双璧”则是赠送之意,这里诗人可能是在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末句“万丈光芒照病翁”,则描绘了一幅光明普照的景象,通过这种超自然的描写来强化前文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情感体验和艺术追求,是一首兼具画意与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次韵探梅二绝·其二

祇从地底一阳来,已把东皇次第催。

烟缕未看原上柳,霜苞先探岭头梅。

(0)

句·其一

浦浦风来趁藕花。

(0)

呆物·其二

头昏项紧有何奇,腿脚花班黑肚皮。

翅上更有膏药积,只好将来去喂鸡。

(0)

论肉·其一

紫黑苍黄肉,青白胜鹅梨。

黑青肉亦白,淡黄白亦宜。

(0)

和王德和知县谒萧千岩韵二首·其一

虚名误壮夫,黄金变颜色。

谁欤帛米谋,困此刍狗迹。

安和一榻上,精神馀笔力。

我欲造之深,剧谈忘漏刻。

(0)

饯金使出北关风雨大作

出郭初行十里赊,狂风急雨闹田家。

香粳饱熟云翻浪,荞麦新开雪作花。

浅水半村环野趣,好山一带接京华。

晚来踏尽临平路,风脚全收雨脚斜。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