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爽秋逢三五中,霜天云物坐来空。
河灌百川还小艇,寺藏荒野亦疏钟。
客啸忽闻清唳雁,月圆真讶吐珠龙。
疑君与我皆仙骨,身世何须更挂胸。
森爽秋逢三五中,霜天云物坐来空。
河灌百川还小艇,寺藏荒野亦疏钟。
客啸忽闻清唳雁,月圆真讶吐珠龙。
疑君与我皆仙骨,身世何须更挂胸。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在城壕泛舟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深邃的情感。
首联“森爽秋逢三五中,霜天云物坐来空”,以“森爽”形容秋日的清爽,点明了时节与氛围。中秋之夜,月圆人静,霜天云淡,诗人独坐舟中,感受着这份宁静与空灵。
颔联“河灌百川还小艇,寺藏荒野亦疏钟”,运用对比手法,将广阔的河流与小艇、荒野中的寺庙与稀疏的钟声相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客啸忽闻清唳雁,月圆真讶吐珠龙”,通过“客啸”与“清唳雁”的声音交织,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意境。月圆之夜,仿佛连大自然都为之动容,诗人惊讶于月光下仿佛龙吐珠般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尾联“疑君与我皆仙骨,身世何须更挂胸”,诗人似乎在与友人对话,表达了对彼此之间超凡脱俗情谊的感慨。在这样的夜晚,世俗的烦恼似乎都变得不那么重要,诗人与友人共享这份超然的喜悦,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普庵和尚铁竹歌,十圣三贤不奈何。
九节玲珑通法界,不由笾笋自喽啰。
从百鍊,已经磨,能障狂风止海波。
恶龙摄毒皆由我,猛虎归降岂是佗。
世出世间无可比,非凡非圣力摩诃。
莫耶剑,比天戈,生灭劳形费气多。
只这一条刚不坏,撑天拄地应三摩。
身莹净,意曼陀,非眼耳鼻六通和。
肉眼那能堪作见,二乘天眼尚誵讹。
德山老汉却老婆,横竖宗风般若多。
罕遇其人难措手,至今独卓立巍峨。
君不见,莫蹉跎,点石为金也是他。
即栗横肩千万个,解吞铁竹可相过。
未动口时百杂碎,岂同狐族唱巴歌。
顺天助道功非细,只欲令人脱死魔。
喃喃解语非关舌,入水何曾动碧波。
铁竹自歌如是唱,海潮音彻笑呵呵。
《铁竹歌》【宋·释印肃】普庵和尚铁竹歌,十圣三贤不奈何。九节玲珑通法界,不由笾笋自喽啰。从百鍊,已经磨,能障狂风止海波。恶龙摄毒皆由我,猛虎归降岂是佗。世出世间无可比,非凡非圣力摩诃。莫耶剑,比天戈,生灭劳形费气多。只这一条刚不坏,撑天拄地应三摩。身莹净,意曼陀,非眼耳鼻六通和。肉眼那能堪作见,二乘天眼尚誵讹。德山老汉却老婆,横竖宗风般若多。罕遇其人难措手,至今独卓立巍峨。君不见,莫蹉跎,点石为金也是他。即栗横肩千万个,解吞铁竹可相过。未动口时百杂碎,岂同狐族唱巴歌。顺天助道功非细,只欲令人脱死魔。喃喃解语非关舌,入水何曾动碧波。铁竹自歌如是唱,海潮音彻笑呵呵。
https://shici.929r.com/shici/Xz3E3JC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