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陵阳子,乘龙入云峤。
安得百丈丝,续此碧溪钓。
溪水清若鉴,颓颜怯孤照。
药饵讵可干,躁进引心烧。
不见鱼服诉,亦使豫且笑。
得失皆等闲,束身任驰曜。
古有陵阳子,乘龙入云峤。
安得百丈丝,续此碧溪钓。
溪水清若鉴,颓颜怯孤照。
药饵讵可干,躁进引心烧。
不见鱼服诉,亦使豫且笑。
得失皆等闲,束身任驰曜。
这首诗《宣城杂诗(其二)》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首句“古有陵阳子,乘龙入云峤”,以古代神话故事为引子,描绘了一位名为陵阳子的人物,他乘坐着龙飞入云霄,隐喻着追求理想与超越凡尘的精神境界。接下来,“安得百丈丝,续此碧溪钓”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拥有超凡脱俗的能力,去捕捉那些难以触及的美好事物的愿望。
“溪水清若鉴,颓颜怯孤照”描绘了清澈如镜的溪水,映照出诗人日渐衰老的面容,流露出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药饵讵可干,躁进引心烧”则警示人们,过分追求功名利禄,只会像药物一样伤害心灵,导致内心的焦灼与不安。
“不见鱼服诉,亦使豫且笑”引用了古代寓言故事,通过“鱼服诉”和“豫且笑”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最终只能落得自嘲或无奈的结果。“得失皆等闲,束身任驰曜”则是诗人对人生得失的淡然态度,认为无论成败,都应该保持自我,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机遇。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个人修养以及社会道德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古来江左多英烈,顾荣人望尤超绝。
班生岂好纨裤间,公子能持布衣节。
早年作赋思凌云,同时幸遇圣明君。
未果先容因狗监,徒然落魄在鸡群。
一朝起就贤良荐,却向金门请褐见。
横经论难诸儒前,夹陛惟闻帝称善。
此时折角动朝绅,还须吐胆奏天人。
为语洛阳新进者,更谁得似晚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