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乃在东海东,蜃楼见惯心空空。
十年书影深山里,每顾山魈亦心喜。
生耶灭耶何足嗔,一颦一笑谁为真。
伟哉造物焉用我,不幻烟云幻此身。
我家乃在东海东,蜃楼见惯心空空。
十年书影深山里,每顾山魈亦心喜。
生耶灭耶何足嗔,一颦一笑谁为真。
伟哉造物焉用我,不幻烟云幻此身。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名为《海上谣》。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东海之滨,常与海市蜃楼相伴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我家乃在东海东,蜃楼见惯心空空”,点明了诗人居住的位置,以及他对于海市蜃楼这一自然奇观的习以为常,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接着,“十年书影深山里,每顾山魈亦心喜”两句,通过描述诗人十年间在深山中读书的生活,以及对山魈(一种民间传说中的生物)的欢喜态度,展现了他对自然界的亲近与喜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生耶灭耶何足嗔,一颦一笑谁为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他认为生命的存在与消亡都无足挂齿,无论是微笑还是皱眉,都是自然的表达,无所谓真假。这种对生死、情感的淡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洞察。
最后,“伟哉造物焉用我,不幻烟云幻此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自身存在意义的反思。他认为伟大的创造者无需借助于烟云等虚幻之物来展现其伟大,而是通过赋予生命以真实的存在来体现。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体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存在的独特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虫边安枕簟,雁外梦山河。不成双泪落、为闻歌。
浮生何益,尽意付消磨。见说寰中秀,漫睩修蛾。
旧家风度无过。凤城丝管,回首惜铜驼。
看花馀老眼、重摩挲。香尘人海,唱彻定风波。
点鬓霜如雨,未比愁多。问天还问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