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柳枝二首·其二》
《杨柳枝二首·其二》全文
唐 / 司空图   形式: 词  词牌: 杨柳枝

数枝珍重蘸沧浪,无限尘心暂免忙。

烦暑若和烟露裛,便同佛手洒清凉。

(0)
翻译
几枝花儿珍贵地浸润在沧浪水中,无限的凡尘俗念暂时得以避免忙碌。
炎炎夏日,如果能与烟雾露水相依,就像佛手洒下的清凉,令人舒爽。
注释
数枝:几枝,形容花朵的数量。
珍重:珍贵,重要。
蘸:浸润,接触水面。
沧浪:古时对江河的泛称,这里指水。
无限尘心:无穷无尽的世俗烦恼或杂念。
暂免忙:暂时摆脱繁忙或忧虑的状态。
烦暑:炎热的夏天。
烟露:烟雾和露水,常用来形容湿润的环境。
裛:同'浥',滋润,沾湿。
便同:就像,犹如。
佛手:佛教中常以佛手象征慈悲与清凉,这里借指带来清凉的事物。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里杨柳枝头沾湿露水,形似佛手中的清凉景象的诗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清凉避暑之处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数枝珍重蘸沧浪"一句中,“数枝”指的是杨柳树上稀疏的几根枝条,而“珍重”则形容这些枝条在诗人心中的宝贵与尊崇。“蘸沧浪”则描绘了这些枝头沾湿了清晨的露水,像是自然界中最纯净的洗涤。

"无限尘心暂免忙"这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烦恼的心境。诗人通过观察杨柳枝上的露珠,感受到了一种暂时摆脱尘世纷扰的心灵宁静。

"烦暑若和烟露裛"中,“烦暑”形容酷热难耐的夏日,而“若和烟”则是将炎热的气息比喻为轻柔的烟雾,表达了诗人对凉爽环境的向往。“露裛”则是继续描绘杨柳枝头沾湿的清凉露水。

"便同佛手洒清凉"这句中,“便同”意味着这种自然界中的景象与佛家所追求的清净境界相似。而“佛手”在这里隐喻了一种慈悲和智慧的象征,诗人将杨柳枝上的露水比作佛手洒下的清凉之水,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清净、智慧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将夏日里杨柳枝头的清凉与佛家的精神境界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烦恼、向往内心宁静的意境。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空图
朝代:唐   字:表圣   生辰:837~908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猜你喜欢

通方石

涅而不缁,磨而不磷。虚中方外,贞比幽人。

(0)

病中放言·其四

三尺胡床七尺躯,横身无计笑区区。

清谈我不如夷甫,嫚骂谁能恕灌夫。

紫陌追风鸣叱拨,华堂秉烛醉屠苏。

茂陵多病曾知否,日夕吟呻独向隅。

(0)

和社中诸子

何堪白发入红尘,一往蹉跎六十春。

空谷去寻耕凿伴,东林无复荅歌人。

故山梦断霜钟冷,好友书来丽句新。

未免有情非独我,相思同在锦江滨。

(0)

寓双照庵除夕与笑溪师同赋

三更残腊五更春,当局旁观总一身。

半榻平分宾主地,孤灯双照往来人。

修成白业家全富,买得青山道不贫。

何事天津桥上客,水边烧纸送穷神。

(0)

仙牛岭作

为访仙牛不计程,千峰迢递入峥嵘。

望穷树色见山色,行遍水声闻鸟声。

猿鹤多情留客住,烟霞无主有谁争。

老人正是休心日,屋角閒田瘦亦耕。

(0)

呈泽萌和尚·其三

云深山路失高低,足快身轻定不迷。

占断云根晞白发,望穷山色上丹梯。

空生却被岩花笑,庄叟难将物论齐。

长老峰头相见后,钵囊高挂不须携。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