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咏》
《自咏》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俗态共纷纷,吾心谁与论。

几因清夜梦,还见古人魂。

圣域宁无乐,文家别有尊。

此身聊自足,独恐累儿孙。

(0)
注释
俗态:指世俗的纷扰或庸俗的风气。
纷纷:形容众多且杂乱。
清夜:指深夜或宁静的夜晚。
古人魂:古代贤人或理想化的灵魂。
圣域:指精神或道德的崇高领域。
文家:指文学界或从事文学的人。
聊自足:勉强满足,自我安慰。
累儿孙:连累到子孙。
翻译
世俗的纷扰不断,我内心的情感又能向谁倾诉。
多次在清冷的夜晚梦中,遇见古人的身影。
神圣的领域难道没有快乐?文学家中自有其崇高的地位。
我只求自身安逸,唯恐这会影响到我的后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自咏》,通过诗人内心独白,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独立的高洁情操。

“俗态共纷纷,吾心谁与论。”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世间纷争和庸俗态度的不屑参与,他的心灵寻找不到可以交流思想的知音,这种孤独感很是深刻。

“几因清夜梦,還見古人魂。”在宁静的夜晚,诗人的梦中出现了古人的魂灵。这表明他与古代圣贤有着精神上的沟通,他的心灵世界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与古人心灵相通。

“圣域宁无乐,文家别有尊。”诗人认为,在圣洁的境界里,即使没有世俗的快乐,但对于文人来说,精神的独立和尊严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此身聊自足,獨恐累兒孫。”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个人的满足,同时也担心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后代带来不好的影响。这种对个人行为与家族未来责任的考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内心的独白,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独立和高洁理想的情操,以及对于后代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宋子渊有诗及性宗事用韵寄之二首·其一

还淳反朴似山农,与物相忘即大同。

造理自超言意表,发机不离见闻中。

批云切月能无事,转地回天别有功。

公案见成何必举,请君于此嗣宗风。

(0)

七月十三日对月小集

露坐仍盘斝,澄澄夜色清。

酒如君子厚,月似故人明。

短舞天然态,长歌格外声。

欢情殊未极,楼鼓发深更。

(0)

游东禅院

地去关城远,无人伴访寻。

泉流溪路窄,石耸洞门深。

紫翠烟岚懋,清凉竹树阴。

重来应更□,□日解尘襟。

(0)

山居二首·其一

舍北巑岏万叠青,门前列岫巧相迎。

天公有意怜寒士,锡与公侯百雉城。

(0)

扇画雪景

杖屦祁寒里,林峦幻景同。

生绡明月影,淡墨老霜丛。

点染三冬雪,招邀六月风。

呼童小挥手,残吹袭帘栊。

(0)

再和时习五章章取礼记一句·其二射义习射于泽

蓬矢桑弧男子初,泽宫试事翼如趋。

采蘩盈耳皆音节,盛乐何消待大雩。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