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花泣尽朝来露。争奈春归去。不知庭下有荼蘼。
偷得十分春色、怕春知。淡中有味清中贵。
飞絮残英避。露华微渗玉肌香。
恰似杨妃初试、出兰汤。
群花泣尽朝来露。争奈春归去。不知庭下有荼蘼。
偷得十分春色、怕春知。淡中有味清中贵。
飞絮残英避。露华微渗玉肌香。
恰似杨妃初试、出兰汤。
这首宋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通过群花凋零、朝露晶莹,传达出对春光消逝的惋惜之情。"群花泣尽朝来露"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情感,形象地展现了花朵在春日清晨因露水而显得更加娇嫩哀愁。
"争奈春归去"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春去的无奈,"不知庭下有荼蘼"则暗示了即使在看似无花的角落,仍有荼蘼悄然绽放,试图挽留春色。"偷得十分春色、怕春知"两句,写荼蘼低调地享受春光,却又担心被春知晓,流露出一种微妙的情感。
下片转而赞美荼蘼的淡雅之美:"淡中有味清中贵",形容荼蘼虽不张扬,却自有其高洁的气质。"飞絮残英避"进一步描绘了它的轻盈与飘逸。最后,"露华微渗玉肌香"将露珠与荼蘼的香气相结合,比喻为杨贵妃初次沐浴后的清新,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荼蘼为载体,表达了词人对春光的眷恋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起家得事平原侯,晚出都门辞旧游。
草色连绵几千里,青骊躞蹀路旁子。
花深近县宿河阳,竹映春舟渡淇水。
邺下淹留佳赏新,群公旧日心相亲。
金盘晓鲙朱衣鲋,玉簟霄迎翠羽人。
王程书使前期促,他日应知举鞭速。
寒水浮瓜五月时,把君衣袖长河曲。
白面谁家郎,青骊照地光。
桃花开绶色,苏合借衣香。
暮雪连峰近,春江海市长。
风流似张绪,别后见垂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