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天凉夕病衰馀,散步中庭瘦策扶。
禅客相逢宿山寺,玉轮同看上云衢。
十分归思悬江国,一半秋光入鬓须。
草露湿衣香雾重,更将毛骨洗冰壶。
好天凉夕病衰馀,散步中庭瘦策扶。
禅客相逢宿山寺,玉轮同看上云衢。
十分归思悬江国,一半秋光入鬓须。
草露湿衣香雾重,更将毛骨洗冰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秋之夜在庭院中散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首句“好天凉夕病衰馀”,点明了天气的宜人和诗人身体状况的恢复,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接着,“散步中庭瘦策扶”描绘了诗人拄着拐杖在庭院中漫步的画面,既体现了身体的虚弱,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态度。
“禅客相逢宿山寺,玉轮同看上云衢”两句,诗人与僧侣相遇,共同仰望满月,象征着心灵的契合与超脱世俗的追求。满月如玉轮,映照在云层之上,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高洁与纯净。
“十分归思悬江国,一半秋光入鬓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秋天景色的感慨。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使得情感更加深沉而富有层次。
“草露湿衣香雾重,更将毛骨洗冰壶”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描述草叶上的露珠沾湿衣物、空气中弥漫的香气以及内心如同被清泉洗涤一般,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露珠、香气、冰壶等意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净化,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慕思君父泪千行,四十余年顾复长。
高厚深恩悲罔极,瞻依情切托靡方。
天颜咫尺忽成隔,庭训趋承难再望。
提命谆谆犹在耳,樽彝肃肃总摧肠。
衔哀但觉苍旻远,举首惟悲白日凉。
展转心增风木恨,劬劳忍诵蓼莪章。
仙軿已返层霄上,夜梦仍亲御座傍。
海水可枯石可化,终天仰恋讵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