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对月》
《中秋对月》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好天凉夕病衰馀,散步中庭瘦策扶。

禅客相逢宿山寺,玉轮同看上云衢。

十分归思悬江国,一半秋光入鬓须。

草露湿衣香雾重,更将毛骨洗冰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秋之夜在庭院中散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首句“好天凉夕病衰馀”,点明了天气的宜人和诗人身体状况的恢复,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接着,“散步中庭瘦策扶”描绘了诗人拄着拐杖在庭院中漫步的画面,既体现了身体的虚弱,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态度。

“禅客相逢宿山寺,玉轮同看上云衢”两句,诗人与僧侣相遇,共同仰望满月,象征着心灵的契合与超脱世俗的追求。满月如玉轮,映照在云层之上,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高洁与纯净。

“十分归思悬江国,一半秋光入鬓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秋天景色的感慨。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使得情感更加深沉而富有层次。

“草露湿衣香雾重,更将毛骨洗冰壶”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描述草叶上的露珠沾湿衣物、空气中弥漫的香气以及内心如同被清泉洗涤一般,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露珠、香气、冰壶等意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净化,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诣太学

礼乐牖民资大化,国家造士在斯文。

临雍观礼崇儒切,视学论经养俊殷。

济济桥门龙旆绕,雍雍璧水凤毛纷。

千宫咸庆文明盛,还伫同风率土欣。

(0)

苫次述哀

慕思君父泪千行,四十余年顾复长。

高厚深恩悲罔极,瞻依情切托靡方。

天颜咫尺忽成隔,庭训趋承难再望。

提命谆谆犹在耳,樽彝肃肃总摧肠。

衔哀但觉苍旻远,举首惟悲白日凉。

展转心增风木恨,劬劳忍诵蓼莪章。

仙軿已返层霄上,夜梦仍亲御座傍。

海水可枯石可化,终天仰恋讵能忘!

(0)

画栏

薰风披拂画栏东,照眼榴花烂熳红。

暑气不侵松阁内,清阴长在竹窗中。

由来丘壑情堪寄,即此蓬瀛路可通。

次第药阶香晚露,纤纤新月上梧桐。

(0)

口外山村

鸟外窥烟树,微茫碛路斜。

地寒宜种黍,坡暖好栽瓜。

比户裁驼褐,居人置兔罝。

谁将淳朴意,传写入中华?

(0)

悼亡百绝句·其二

痴望齐眉别有缘,同行伉俪数无全。

不图五十吾赢二,合算人间住百年。

(0)

顾渚采茶歌·其一

阿侬生小住田家,不惯采花惯采茶。

犹喜名山邻顾渚,归来半里路嫌赊。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