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昭蕴的《浣溪沙·其七》,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中“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两句,通过对古代美女如同倾覆一国、一城的哀叹,以及用“红泪”形容诗人自己的深切悲痛,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和个人命运的无尽感慨。以下是我的鉴赏:
"倚风凝睇雪肌肤"一句,则通过描写美女倚靠着窗棂(风),凝视着外面的雪景,形容其肌肤如同雪般白皙,从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的“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两句,通过描绘历史上吴国和越国的繁华与衰败,山河依旧而主宰者已经不在,宫殿残破,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英雄辈出的无常感慨。
最后“藕花菱蔓满平湖”一句,则是通过对水边藕花和菱角等植物繁盛的描写,构建了一种生机勃勃与历史沧桑并存的意境。藕花在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凄清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遗迹以及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是一首集哀愁与美好于一体的佳作。
去岁巢乾燕子归,生涯辛苦问何时。
门前似觉酒徒散,坐上何尝笔力衰。
郡印故人能若若,田庐晚友亦差差。
莫嫌相望函关外,且是不为陶令嗤。
归闰于春得社迟,酒应过熟老农嬉。
故巢候燕宾朋禁,骤雨前年唱和诗。
要使歌喉扶妩媚,肯教鼠目斗狐疑。
云南蓟北休惊怕,今日宽仁不戮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