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庾令岂多愁,未识皇恩覆九州。
初讶单于陵大汉,重惊猃狁犯宗周。
今朝不见安边策,前日空多定远侯。
江海张公漂泊久,即看谠议动前旒。
建康庾令岂多愁,未识皇恩覆九州。
初讶单于陵大汉,重惊猃狁犯宗周。
今朝不见安边策,前日空多定远侯。
江海张公漂泊久,即看谠议动前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尚忧》,主要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建康(今南京)庾令(地方官)的关切。首句“建康庾令岂多愁”以反问起笔,暗示庾令并非寻常的多愁之人,然而即使如此,他也无法忽视国家的困境。接下来的两句“未识皇恩覆九州,初讶单于陵大汉”,通过“单于陵大汉”的典故,暗指外族入侵,表达了对边疆形势的担忧。
第三句“重惊猃狁犯宗周”进一步强调了敌人的威胁,将当前的局势与历史上的西周时期匈奴侵扰相提并论,突显危机感。诗人接着指出,“今朝不见安边策”,批评当朝缺乏有效的边防策略,对未来的安定表示忧虑。
最后一句“前日空多定远侯”,借古讽今,提及历史上能征善战的定远侯霍去病,暗示今日无人能像他那样抵御外敌。最后以“江海张公漂泊久,即看谠议动前旒”作结,提到某位名叫张公的人物长期漂泊在外,期待他的正直言论能打动最高统治者,改变现状。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庾令的视角,揭示了南宋时期边疆不稳、决策缺失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
西陲失支吾,如老屋积腐。
墙闼纵蹂躏,堂屋何依怙。
伊谁阶此厉,乃为元老误。
疾痛切吾身,利钝难逆睹。
瘴暑困新恩,陨星泣忠武。
梁坏将安仰,天高杳难诉。
向来十二楼,捲帘误一顾。
洒泪嫁时衣,谁与论心素。
君不见唐朝郭元振,退朝愉色奉温凊。
又不见国初王文康,黑头拜相归捧觞。
台衮崇严亲寿考,历数古今良亦少。
而况二老偕耆颐,如二公者那易有。
四窗爽气舒云霞,相业之盛专一家。
父子弟昆踵科级,到公名业尤荣华。
蔡州擒吴抑何壮,开幕江淮护诸将。
手提黄钺却欃枪,即军中册右丞相。
我乘驰驱亦劳止,衮衣趣觐天颜喜。
垂绅列弁竞趋迎,恩遇之隆昔无比。
招提款松竹,古碣阅楷籀。
惠然二友佳,共此一卮釂。
扶携涉幽园,邂逅展遐眺。
海棠饮未酣,芳槛破微笑。
何如老桂丛,傲睨几年少。
清言惬襟期,转首俄夕照。
箯舆度杳霭,石梁穿窈窕。
留连得奇赏,傲朗可无诮。
聊凭一饷欢,缓我忧心悄。
明知古难挽,嫌与俗同调。
民劳傥得医,气脉犹可寿。
讥征傍南海,何遽别同盟。
漫仕不妨学,能诗新有声。
烟涛千里隔,书剑一航轻。
矩范求诸近,菊坡冰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