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崖翠壁数千尺,绝顶僧房三四间。
老树倚岩岩倚屋,白云飞去又飞还。
丹崖翠壁数千尺,绝顶僧房三四间。
老树倚岩岩倚屋,白云飞去又飞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寺庙景象。"丹崖翠壁数千尺"一句,通过对红色的岩石和绿色之壁的形容,展现了西岩寺所处的壮丽环境,"数千尺"则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紧接着"绝顶僧房三四间",则是从宏伟转向平实,突出了寺庙建筑的简朴与孤独,"三四间"暗示了寺院的宁静和不为外界所扰。
接下来的"老树倚岩岩倽屋"一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古老的大树依傍着岩石,与房屋相依偎,显得自然而又富有情趣。这里的"老树"象征了岁月的沉淀和生命的力量,而"倚岩岩倽屋"则表现了自然与人造物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状态。
最后一句"白云飞去又飞还",以飘逸的笔触勾勒出天空中流动变化的白云。"飞去又飞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自由自在,如同心灵得到了净化。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寺庙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于石对于自然之美和宗教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群雀如饥民,空庭千百抢。
啄我庭间花,驱之使远飏。
庭花已不多,雨歇天还霜。
霜气迥天海,众绿今芸黄。
怜尔粉墙影,倚石愁病妆。
斜月不到墙,曷由矜容光?
依依独立士,脉脉中慨伤。
六合春未回,歌管无华堂。
置目万象阴,梦醒皆大荒。
颇思故人来,远若南雁翔。
大庾枯梅枝,发气当能香。
酝酿一寸暖,力挽真机亡。
持恒俟其复,于理有故常。
神京掉东臂,钤海为左门。
九折漂榆流,远络青城根。
大业昔用武,水甲千犀奔。自平豆?寇,遂撤辽阳屯。
盐山不可辨,乱麦高原浑。
芦觜军气凋,但有尘土痕。
析木在上阊,浮云蔽之昏。
韬剑隐龙匣,冰手吾畏扪。
纵鲸恣其忍,讵解濡煦恩?
廉颇古名将,遗骨今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