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掉东臂,钤海为左门。
九折漂榆流,远络青城根。
大业昔用武,水甲千犀奔。自平豆?寇,遂撤辽阳屯。
盐山不可辨,乱麦高原浑。
芦觜军气凋,但有尘土痕。
析木在上阊,浮云蔽之昏。
韬剑隐龙匣,冰手吾畏扪。
纵鲸恣其忍,讵解濡煦恩?
廉颇古名将,遗骨今何存?
神京掉东臂,钤海为左门。
九折漂榆流,远络青城根。
大业昔用武,水甲千犀奔。自平豆?寇,遂撤辽阳屯。
盐山不可辨,乱麦高原浑。
芦觜军气凋,但有尘土痕。
析木在上阊,浮云蔽之昏。
韬剑隐龙匣,冰手吾畏扪。
纵鲸恣其忍,讵解濡煦恩?
廉颇古名将,遗骨今何存?
这首诗名为《天津》,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诗中描绘了天津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变迁,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浓郁的怀古之情。
首句“神京掉东臂,钤海为左门”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天津作为京城东部门户的独特地理位置,形象地展现了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接下来的“九折漂榆流,远络青城根”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化,榆树随水流九转,仿佛连接着遥远的青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连贯性。
“大业昔用武,水甲千犀奔”两句,提到了古代的战争场景,用“大业”泛指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或事件,通过“水甲千犀奔”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场面,展现了天津在历史上的军事意义。接着,“自平豆?寇,遂撤辽阳屯”描述了战争后的和平景象,以及军事力量的撤退,反映了历史的循环更替。
“盐山不可辨,乱麦高原浑”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盐山的模糊不清,麦田的混杂一片,都象征着过去的痕迹逐渐消失,历史的面貌变得模糊。
“芦觜军气凋,但有尘土痕”描绘了战争留下的遗迹,芦苇的凋零,尘土的痕迹,都是战争的见证。而“析木在上阊,浮云蔽之昏”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析木星在天空中若隐若现,被浮云遮蔽,象征着历史的复杂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最后,“韬剑隐龙匣,冰手吾畏扪”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同时也暗示了对和平的渴望。诗人希望历史的剑能够藏匿于龙匣之中,避免再次引发战争,同时,他以冰冷的手触摸历史,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警醒。
“纵鲸恣其忍,讵解濡煦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即使历史的巨浪再汹涌,也不能轻易地消除过去给予的恩惠和温暖。这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忧虑。
“廉颇古名将,遗骨今何存?”以廉颇为例,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那些曾经在历史上留下辉煌足迹的英雄们,他们的遗骨如今又在哪里?这个问题不仅关乎个人的命运,也反映了对历史传承和英雄精神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天津地理环境、历史变迁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历史变迁的反思,以及对英雄精神的敬仰,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
章江西来绕洪州,滕王高阁临江流。
滕王去后无千岁,高阁人间几兴废。
昔闻贞观全盛时,大廷金册封宗支。
时平还出领旌节,富贵非常骄逸滋。
正对西山俯南浦,雕栏朱槛参差起。
玳筵凤管杂龙笙,白昼欢声彩云里。
留连晚日下帘钩,别有渔歌闻上头。
回眸共眄沧洲际,杏彩兰娇影娥翠。
只言欢乐殊未央,城头一夜飞秋霜。
三春荣盛逐流水,佩玉鸣銮俱渺茫。
年深代易无此阁,好事何人为重作。
绝世流传蛱蝶图,东风粉色皆消落。
只今阁空台亦平,濒江但有滕王亭。
松门薄暮掩脩竹,数叶萧萧寒雨青。
当时弃德耽游宴,身后荒凉竟谁叹。
一种南昌孺子亭,行人下马思东汉。
君行几日过江津,吊览应知作赋新。
文章自昔三王盛,还见今人继昔人。
《赋得滕王阁送别》【明·杨士奇】章江西来绕洪州,滕王高阁临江流。滕王去后无千岁,高阁人间几兴废。昔闻贞观全盛时,大廷金册封宗支。时平还出领旌节,富贵非常骄逸滋。正对西山俯南浦,雕栏朱槛参差起。玳筵凤管杂龙笙,白昼欢声彩云里。留连晚日下帘钩,别有渔歌闻上头。回眸共眄沧洲际,杏彩兰娇影娥翠。只言欢乐殊未央,城头一夜飞秋霜。三春荣盛逐流水,佩玉鸣銮俱渺茫。年深代易无此阁,好事何人为重作。绝世流传蛱蝶图,东风粉色皆消落。只今阁空台亦平,濒江但有滕王亭。松门薄暮掩脩竹,数叶萧萧寒雨青。当时弃德耽游宴,身后荒凉竟谁叹。一种南昌孺子亭,行人下马思东汉。君行几日过江津,吊览应知作赋新。文章自昔三王盛,还见今人继昔人。
https://shici.929r.com/shici/WAkVLp8M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