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光凝雪彩,限直居粉闱。
恍疑白云上,乍觉金印非。
树色霭虚空,琴声谐素徽。
明晨阻通籍,独卧挂朝衣。
寒光凝雪彩,限直居粉闱。
恍疑白云上,乍觉金印非。
树色霭虚空,琴声谐素徽。
明晨阻通籍,独卧挂朝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中的静谧景象与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将寒冷的外界与温暖的室内、自然之美与艺术之享融为一体,展现了一个隐逸之士在雪中独处时的心境。
“寒光凝雪彩,限直居粉闱。”开篇即以雪景营造氛围,寒冷的阳光透过洁白的雪花,如同精致的画卷一般。诗人自称“直”,表示他本身就是一个清高脱俗之人,而“居粉闱”则是他选择的一种隐逸生活,远离尘嚣,守着一方净土。
“恍惚白云上,乍觉金印非。”诗人的心灵在这白云间飘渺,仿佛触摸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金印非,只能是内心的一种象征,或许代表着对真理的追求与认同。
“树色霭虚空,琴声谐素徽。”自然景观与艺术享受交织在一起,树木在雪光中显得更加深邃,而琴声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回响。素徽意味着纯净无瑕,这里既指琴音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追求。
“明晨阻通籍,独卧挂朝衣。”最后两句,诗人在早晨的寂静中选择了与世隔绝,不愿意被打扰。独卧意味着孤独而宁静,而挂着未穿上的朝服,则是对外界生活的一种期待或准备。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雪景、室内、自然美感和艺术享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与艺术完善的高洁情怀。
私居饭半菽,官舍食无肉。
何乃太清生,囊无一钱蓄。
人言骨相寒,有智不如福。
贫者轻于叶,富者重如玉。
轻重信然否,世情手翻覆。
相彼守钱虏,无厌溪壑欲。
口不谈古今,枵然瓠壶腹。
渠固笑我癯,我亦笑渠俗。
珊瑚数十株,胡椒八百斛。
冥冥鬼瞰室,一跌赤其族。
未若贫而安,高枕睡常熟。
我我云溪阳,攲侧数椽屋。
屋后莳菘韭,屋前种梅竹。
室中四立壁,但有书可读。
世故驱我来,营此升斗粟。
仕不上青云,何如返耕牧。
颇怪草玄翁,乃谓贫可逐。
卒岁一布裘,终朝一饘粥。
此外何所求,吾生无不足。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天命孰为之,万有凝精真。
变气间庞杂,未尝泯其淳。
风雨骤冥晦,旸乌出还新。
圣孔昔云没,杨墨仍仪秦。
复生一辩孟,扫之如游尘。
诸老自有宗,钻研患不勤。
彼以顿自诧,所见特未亲。
月晦有死魄,潦涸无迷津。
天定盍少俟,屦□□于巾。
不饮但多忧,无乃真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