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牖民资大化,国家造士在斯文。
临雍观礼崇儒切,视学论经养俊殷。
济济桥门龙旆绕,雍雍璧水凤毛纷。
千宫咸庆文明盛,还伫同风率土欣。
礼乐牖民资大化,国家造士在斯文。
临雍观礼崇儒切,视学论经养俊殷。
济济桥门龙旆绕,雍雍璧水凤毛纷。
千宫咸庆文明盛,还伫同风率土欣。
此诗《诣太学》由清朝胤禛所作,其内容深蕴儒家治国理念与教育思想。开篇“礼乐牖民资大化,国家造士在斯文”,以礼乐为教化之本,强调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于文化教育。接着“临雍观礼崇儒切,视学论经养俊殷”两句,描述了皇帝亲临太学观礼、重视儒学的情景,体现了对儒家经典的深入探讨和对人才培育的殷切期望。
“济济桥门龙旆绕,雍雍璧水凤毛纷”描绘了太学门前庄严肃穆、龙旗飘扬的景象,以及璧水畔学子们勤奋学习、才华横溢的场景,生动展现了太学的学术氛围和人才辈出的盛况。“千宫咸庆文明盛,还伫同风率土欣”则表达了全国上下共同庆祝文明昌盛,期待着这种风气能普及到整个国家,使民众共享文明之福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太学作为教育圣地的地位,也寄托了作者对于通过教育实现社会和谐、国家强盛的美好愿景。
三竿日出,爱调妆人近。凫藻熏炉正香润。
看樱桃小注,桂叶轻描。图画里只少耳边朱晕。
金簪二寸短,留结殷勤,铸就偏名有谁认。
便与夺鸾篦,锦髻梳成,笑犹是,少年风韵。
正不在相逢合欢频,许并坐双行,也都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