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岭南留后入朝纪事》
《岭南留后入朝纪事》全文
清 / 钱澄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元戎觐阙伟簪缨,召入东班色迥惊。

边吏初知黄屋贵,宫臣还向直庐争。

朝廷有礼宁宜亵,藩镇何知自使轻!

莫怪诸侯多跋扈,此曹驾驭本虚名。

(0)
鉴赏

这首诗《岭南留后入朝纪事》由清代诗人钱澄之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岭南留后入朝的情景与背后的政治寓意。

首联“元戎觐阙伟簪缨,召入东班色迥惊”描绘了岭南留后的尊贵形象,他以元帅的身份觐见朝廷,其服饰之华美、仪态之庄重,使得在朝堂上的官员们为之惊叹。这里的“伟簪缨”不仅指外在的服饰华丽,更暗含着岭南留后在军事、政治上的显赫地位和威望。

颔联“边吏初知黄屋贵,宫臣还向直庐争”进一步揭示了岭南留后入朝对边疆官员和宫廷大臣的影响。边疆的官吏们开始意识到皇帝的尊贵,而宫廷的大臣们则在岭南留后的到来下,纷纷在自己的居所中争先恐后地展示出对皇帝的尊重与忠诚。这一对比,既展现了岭南留后的影响力,也反映了朝廷内外对于皇权的不同态度和反应。

颈联“朝廷有礼宁宜亵,藩镇何知自使轻!”强调了朝廷礼仪的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也对藩镇(地方势力)的无知和轻率提出了批评。朝廷的礼制是国家秩序的象征,任何亵渎都应受到谴责。这里通过对比朝廷与藩镇的行为,表达了对中央权威的维护和对地方势力过度扩张的警醒。

尾联“莫怪诸侯多跋扈,此曹驾驭本虚名。”则以一种深沉的语气,对地方诸侯的跋扈行为表示理解,同时也指出这些地方势力之所以能够嚣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央政府对其驾驭能力的不足或虚名所致。这句诗既是对历史现象的深刻洞察,也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岭南留后入朝这一特定事件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权力、秩序、忠诚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深厚的历史感。

作者介绍

钱澄之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月色

明月亦清哉,清风绝点埃。

村童催睡去,野叟问禅来。

乐事赏心夜,清风明月梅。

夜深群籁静,猿鹤莫相猜。

(0)

鼎湖

孤峰独立耸巑岏,辙迹苔封晕未乾。

秀拔山川清气上,直冲星斗夜光寒。

东南拟作擎天柱,今古称为压地盘。

上有鼎湖风雨隔,宝莲吹下碧云端。

(0)

蓦山溪·其六

东风不住。几阵黄梅雨。

风外晓莺声,怨飘零、花残春暮。

鸳鸯散后,供了十年愁,怀旧事,想前欢,忍记丁宁语。

尘昏青镜,休照孤鸾舞。

烟锁凤楼空,问吹箫、人今何处。

小窗惊梦,携手似平生,阳台路。行云去。

目断山无数。

(0)

卜算子·其四

古涧一枝梅,免被园林锁。

路远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躲。

幽思有谁知,托契都难可。

独自风流独自香,明月来寻我。

(0)

浣溪沙

弱骨轻肌不耐春。一枝江路玉梅新。

巡檐索笑为何人。

素影徘徊波上月,醉香摇荡竹间云。

酒醒人散梦仙村。

(0)

鹊桥仙.乙巳第四次雪

银花千里,玉阶三尺,远近高低一色。

天公今岁被诗催,特地放、冬前四白。

梅梢竹外,频频轻撼,嫌乱瑶芳素质。

耐寒相对不胜清,毡帐底、偎红未得。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