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不住。几阵黄梅雨。
风外晓莺声,怨飘零、花残春暮。
鸳鸯散后,供了十年愁,怀旧事,想前欢,忍记丁宁语。
尘昏青镜,休照孤鸾舞。
烟锁凤楼空,问吹箫、人今何处。
小窗惊梦,携手似平生,阳台路。行云去。
目断山无数。
东风不住。几阵黄梅雨。
风外晓莺声,怨飘零、花残春暮。
鸳鸯散后,供了十年愁,怀旧事,想前欢,忍记丁宁语。
尘昏青镜,休照孤鸾舞。
烟锁凤楼空,问吹箫、人今何处。
小窗惊梦,携手似平生,阳台路。行云去。
目断山无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所作,名为《蓦山溪(其六)》。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东风不住。几阵黄梅雨。”开篇即描绘出一幅春日风雨交加的景象,东风不息,带来了几场黄梅时节的细雨,这种景色常在古诗中用来表现季节变换和时间流逝。
“风外晓莺声,怨飘零、花残春暮。”诗人通过风中传来的莺鸟鸣叫声,表达了对春天即将过去的惆怅。黄梅雨后的景象是花瓣飘零,春天的美好即将结束,这种生生世世的轮回让人感到无尽的怨愤。
“鸳鸯散后,供了十年愁,怀旧事,想前欢,忍记丁宁语。”接下来诗人提到鸳鸯(一种水鸟)的散去,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美好事物的消逝。供了十年愁,是说长久以来积累的情感和思念,如今只能在心中回味往昔,想起以前的欢乐时光,但丁宁语(可能是一段对话或承诺)的记忆却难以忍受。
“尘昏青镜,休照孤鸾舞。”此句中的“尘昏”形容的是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青镜”象征着岁月的沉淀,而“孤鸾舞”则是一种寂寞而无伴的状态。诗人可能在表达即使是美好的瞬间,也随着时光的消逝而变得渺小。
“烟锁凤楼空,问吹箫、人今何处。”这里的“烟锁”和“凤楼空”营造了一种空旷无人的氛围。诗人通过提问,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寻觅,而现在却不知那些人物去了哪里。
“小窗惊梦,携手似平生,阳台路。”这几句是诗中的高潮部分,“小窗惊梦”可能是在夜深人静时被某个梦境惊醒,而“携手似平生”则是在回忆中与亲近之人的往事,仿佛还在那条阳台的小路上漫步。
“行云去。目断山无数。”最后两句诗意象丰富,“行云去”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放逐或是对现实的逃避,而“目断山无数”则表现了面对自然景观时,视线所及之处都是连绵不绝的山峦,无从计数。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风雨、花开花落、往昔美好与现实孤寂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切感悟。
清商应候琯,凉飔涤炎歊。
兰台多暇佚,西郊共消摇。
凌晨拂星露,适兴宁辞遥。
稼宝丰黄云,击壤喧髦髫。
重峦霏湿翠,澄湖莹冰绡。
朱华拥绿衣,弄影酣且娇。
菰蒲漾藻景,柳槐咽残蜩。
楼船泛中流,雅会崇风标。
华讴振远树,妙舞惊潜蛟。
霁虹驾文漪,飞阁摩层霄。
登临剧赏眺,沿洄屡停桡。
累觞互称寿,气合笑语饶。
微云起天际,疏雨鸣林梢。
异芳袭四坐,雾里群仙遨。
回头扰扰中,何啻万仞超。
人生聚合难,况际休明朝。
同班侍璧府,峨冠听云韶。
兹游岂偶尔,三生旧相招。
宛然在瀛岛,孰谓非松乔。
羊谢素旷达,李郭真英翘。
欢悰各洒洒,归途尽陶陶。
揽胜犹未遍,寻盟更联镳。
《初秋同杨国贤太监耀珠巴戬少监子贞监丞暨僚属重汎湖游西山》【元·周伯琦】清商应候琯,凉飔涤炎歊。兰台多暇佚,西郊共消摇。凌晨拂星露,适兴宁辞遥。稼宝丰黄云,击壤喧髦髫。重峦霏湿翠,澄湖莹冰绡。朱华拥绿衣,弄影酣且娇。菰蒲漾藻景,柳槐咽残蜩。楼船泛中流,雅会崇风标。华讴振远树,妙舞惊潜蛟。霁虹驾文漪,飞阁摩层霄。登临剧赏眺,沿洄屡停桡。累觞互称寿,气合笑语饶。微云起天际,疏雨鸣林梢。异芳袭四坐,雾里群仙遨。回头扰扰中,何啻万仞超。人生聚合难,况际休明朝。同班侍璧府,峨冠听云韶。兹游岂偶尔,三生旧相招。宛然在瀛岛,孰谓非松乔。羊谢素旷达,李郭真英翘。欢悰各洒洒,归途尽陶陶。揽胜犹未遍,寻盟更联镳。
https://shici.929r.com/shici/61du5xN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