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烱烱君应识,万事都慵独吟癖。
二年客眼看京华,可见无媒进无益。
势门所喜在佞豪,直语空拳无一怿。
爱君挺拔生贵家,不学庸儿醉朱碧。
两提试笔赋翰林,落落金声天上掷。
改丞殿省头不回,直把群经重研摭。
相逢怜我犹滞濡,四十金闺未通籍。
势门宜不容此身,赖有君家好投迹。
书斋延坐开新编,光焰文章追祖白。
更邀诗社同襟期,脱略形骸一疏戚。
公侯必复君勿迟,志士由来轻尺璧。
我心烱烱君应识,万事都慵独吟癖。
二年客眼看京华,可见无媒进无益。
势门所喜在佞豪,直语空拳无一怿。
爱君挺拔生贵家,不学庸儿醉朱碧。
两提试笔赋翰林,落落金声天上掷。
改丞殿省头不回,直把群经重研摭。
相逢怜我犹滞濡,四十金闺未通籍。
势门宜不容此身,赖有君家好投迹。
书斋延坐开新编,光焰文章追祖白。
更邀诗社同襟期,脱略形骸一疏戚。
公侯必复君勿迟,志士由来轻尺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依韵和李评文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李评文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困境的同情与鼓励。首句“我心烱烱君应识”表明诗人对李评文的理解深刻,认为他的内心炽热如火。接着,诗人感慨自己在京华两年,因无人引荐而无所作为,暗示了仕途的艰难。
诗中提到“势门所喜在佞豪”,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对权势和谄媚的偏好,而李评文的正直性格并未得到认同。“爱君挺拔生贵家”赞扬其出类拔萃的品质,不同于世俗的浮夸。诗人回忆李评文在翰林院的才情,赞誉其文章如金石之声掷地有声。
“改丞殿省头不回”描绘了李评文坚持原则,不为权势所动的形象。诗人感叹自己的滞留状态,同时感激李评文接纳自己,给予书斋之谊,期待他能写出追踵前贤的文章。最后,诗人鼓励李评文不必急于求进,志士不应过于看重微小的机遇,要有坚定的信念。
整首诗以诚挚的情感,赞美了李评文的才华和品格,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的期望和激励。
逢原未熟我,已与子相知。
自吾得逢原,知子更不疑。
把手湖上舟,望子欲归时。
茫然乃分散,独背东南驰。
寥寥西城居,邂逅与子期。
鸡鸣入省门,朱墨来纷披。
含意不自得,强颜聊尔为。
会合常在夜,青灯照书诗。
往往并衾语,至明不言疲。
悤悤舍我去,使我当从谁。
送子不出门,我身方羁縻。
我心得自如,今与子相随。
随子至湖上,逢原所尝嬉。
想见荷叶尽,北风卷寒漪。
已怀今日愁,更念昔日悲。
相逢亦何有,但有镜中丝。
高亭五月尚寒生,回首尘沙自郁蒸。
砌水乱流穿石底,槛云高出蔽山层。
跻攀欲绝人间世,缔构知从物外僧。
肠胃坐来清似洗,神奇未怪佛图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