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桥煎茶》
《石桥煎茶》全文
宋 / 郑伯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白发青衫故倦游,何人能办钓鳌钩。

却逢大士开青眼,现出茶花五百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qiáojiānchá
sòng / zhèngbǎiyīng

báiqīngshānjuànyóurénnéngbàndiàoáogōu

quèféngshìkāiqīngyǎnxiànchūcháhuābǎiōu

翻译
满头白发身穿青衫,厌倦了长久的漂泊生涯。
又有谁能拥有那钓鳌的钩,去实现这样的壮志呢?
注释
白发:指年老的头发。
青衫:古代读书人的服装,颜色为青色。
故:旧有的,此处表示长久以来。
倦游:厌倦了长期的漂泊或游历。
何人:谁,此处指有能力的人。
钓鳌钩:传说中用来钓起巨鳌的大钩,象征着远大的理想或抱负。
大士:佛教中的菩萨,这里可能象征有智慧或能力的人。
开青眼:对某人表示赏识或帮助。
青眼:正视的眼光,表示欣赏或认可。
茶花五百瓯:形容数量极多的茶花,瓯是古代的一种盛酒、茶的器具。
鉴赏

这首诗名为《石桥煎茶》,是宋代诗人郑伯英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身着青衫、满头白发的游子,已经厌倦了漂泊的生活,渴望能够找到一种超脱或归宿。他想象着有谁能提供如同钓鳌钩般的工具,帮助他实现某种重大的转变。

接着,诗中的"大士开青眼"暗指遇见了有慧眼的高人,可能是一位禅师或者智者,他们以青眼相待,显示出理解和接纳。最后,"现出茶花五百瓯"则以夸张的手法,形容这位高人以大量茶花般的热情和款待,款待这位游子,象征着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复苏。

整首诗通过煎茶这一日常活动,寓含了人生旅途中的寻求、顿悟与归宿的主题,展现出诗人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和对人间温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郑伯英
朝代:宋

郑伯英(一一三○~一一一九二),字景元,号归愚翁,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与兄伯熊齐名,人称大郑公、小郑公。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秀州判官,自度不能俯仰於时,遂以亲辞,终身不复仕。光宗绍熙三年卒,年六十三。有《归愚翁集》,已佚。事见《水心集》卷一二《归愚翁文集序》、卷二一《郑景元墓志铭》。
猜你喜欢

遂宁府境内火池

泽中有火犹为革,焰出方池更异常。

气烈群山酣土赤,阳潜深地液硫黄。

书生考订言虽确,造化工夫理甚彰。

君看舆薪一杯水,物因偏胜故为强。

(0)

调笑令·其二乐昌公主

辇路,江枫古。楼上吹箫人在否?菱花半璧香尘污。

往日繁华何处,旧欢新爱谁是主。啼笑两难分付。

(0)

送吴定夫西归·其三

慈湖老仙伯,乘云宾帝乡。

念之每汍澜,风味不可忘。

其门多英特,清文照缣缃。

为我勖诸贤,佐道当自强。

(0)

浣溪沙·其十四

团扇初随碧簟收,画檐归燕尚迟留。

靥朱眉翠喜清秋。

风意未应迷狭路,灯痕犹自记高楼。

露花烟叶与人愁。

(0)

采桑子·其二十四

金风玉露初凉夜,秋草窗前。

浅醉闲眠,一枕江风梦不圆。

长情短恨难凭寄,枉费红笺。

试拂幺弦,却恐琴心可暗传。

(0)

酬赠徐玑

每到斋门敲始应,池禽双戏动清波。

爱闲却道无官好,住僻如嫌有客多。

字学晋碑终日写,诗成唐体要人磨。

山民百事今全懒,祇合烟江著短莎。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