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吴定夫西归·其三》
《送吴定夫西归·其三》全文
宋 / 真德秀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慈湖老仙伯,乘云宾帝乡。

念之每汍澜,风味不可忘。

其门多英特,清文照缣缃。

为我勖诸贤,佐道当自强。

(0)
注释
慈湖:地名,可能指有仙人传说的地方。
老仙伯:对德高望重的仙人的尊称。
乘云:形容仙人般的超凡脱俗。
宾帝乡:拜访天帝居住的地方,象征进入仙境。
念之:怀念、想念。
汍澜:形容心情波动,如水波翻滚。
风味:指人物的气质或风格。
其门:指他的门下弟子。
英特:才智卓越。
清文:清雅的文章。
缣缃:古代的丝织品,这里代指书籍。
勖:鼓励,激励。
诸贤:众多贤能的人。
佐道:辅助推行道义。
自强:自我勉励,加强修养。
翻译
慈湖的老仙伯,如同仙人般遨游在帝都的云端。
每当想起他,心中总是波澜起伏,那种风度和韵味难以忘怀。
他的门生众多,才智出众,他们的文章如清水洗涤,照亮了书籍的纸张。
他鼓励我们这些贤能之人,要自我勉励,以助于道义的弘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真德秀所作的《送吴定夫西归》系列诗中的第三首。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好友吴定夫的怀念和对其才学的赞赏。"慈湖老仙伯"形象地刻画了吴定夫的仙风道骨,暗示他学识渊博,如同神仙般超凡脱俗。"乘云宾帝乡"则表达了吴定夫即将前往西方(可能指仕途或远方)的壮志豪情。

诗人感慨万分,每当忆及吴定夫,心中波澜起伏,那独特的韵味和风采令人难以忘怀。接着,诗人称赞吴定夫门下英才辈出,他们的文章清雅,如同照亮丝帛的光芒。最后,诗人寄语吴定夫,鼓励他继续勉励这些贤才,强调他们在辅佐大道时应当自我强化,保持坚定与力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人才的期待和对学术的推崇。

作者介绍
真德秀

真德秀
朝代:宋   号:西山   籍贯:福建路建宁府浦城县(今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   生辰: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0日

真德秀(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0日),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号西山。福建路建宁府浦城县(今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人 。南宋后期理学家、大臣,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有《真文忠公集》都传世。 
猜你喜欢

荆山寺

荒寺无人虫自吟,断崖行处薜萝侵。

山衔草木岚光碎,水漾芙蕖夕照深。

风急戒坛传静铎,漏寒城郭送秋砧。

芦花细雨潇潇响,疑有鱼龙听梵音。

(0)

白云山居二首·其一

曲巷门深闭,颓然一敝庐。

惯披将坏衲,聊展未看书。

藓壁青当席,藤梢绿刺裾。

年来幽讨熟,身世并教疏。

(0)

琴溪晓泛

千山翠微湿,旭景摇空林。

此中有高士,结庐烟水深。

仙云隔情素,移棹琴溪阴。

奇峰矗苍玉,丛竹鸣幽禽。

琴高去已久,溪水余清音。

春影荡寒碧,逸韵空沾襟。

古人倘可作,结念宁至今。

回流转幽邃,奚以慰余心。

(0)

泾川竹枝词

三家村里读书堂,听得书声气也扬。

田舍多收三斛麦,不教儿辈断书香。

(0)

泾川竹枝词

落星潭下水萦回,小艇纷纷走马来。

开遍护窠还撒网,雪花捞起是金鲐。

(0)

清风亭

出郭岚光十里青,柳山桥下石邮亭。

断云蒸雨千峰散,幽鸟一声何处听。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