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村里读书堂,听得书声气也扬。
田舍多收三斛麦,不教儿辈断书香。
三家村里读书堂,听得书声气也扬。
田舍多收三斛麦,不教儿辈断书香。
这首诗描绘了在宁静的乡村中,一家之主在村中的读书堂内勤奋学习的情景。通过“听得书声气也扬”,诗人巧妙地将读书的氛围与人物的精神状态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接着,“田舍多收三斛麦”一句,以丰收的景象象征着家庭的富足,同时也暗示了读书对于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不教儿辈断书香”则表达了对后辈教育的重视,希望他们也能继承这份知识的火种,不被时代的变迁所淹没。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读书的价值和对个人成长的推动作用,还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家族传承的尊重,以及对未来一代寄予的厚望。通过简练的语言,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幅和谐、充满希望的乡村生活画卷。
佳节喜载临,藉有杯中渌。
如何篱落间,独少数枝菊。
遥遥小南城,异品应满目。
野人不好事,移送何不速。
无酒人但醒,无菊人尤俗。
我与陶渊明,事事相反覆。
俗病惟自知,客醉解留宿。
渊明祗欲眠,往往客遭逐。
黄花有时衰,一赏已自足。
岁宴色青青,墙阴自修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