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知否,花一似何郎。又似沈东阳。
瘦棱棱地天然白,冷清清地许多香。
笑东君,还又向,北枝忙。著一阵、霎时间底雪。
更一个、缺些儿底月。山下路,水边墙。
风流怕有人知处,影儿守定竹旁厢。
且饶他,桃李趁,少年场。
花知否,花一似何郎。又似沈东阳。
瘦棱棱地天然白,冷清清地许多香。
笑东君,还又向,北枝忙。著一阵、霎时间底雪。
更一个、缺些儿底月。山下路,水边墙。
风流怕有人知处,影儿守定竹旁厢。
且饶他,桃李趁,少年场。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最高楼·其一》。诗人以梅花为题,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寓言自己的品格和遭遇。"花知否,花一似何郎",以何郎(何晏)和沈东阳(沈约)两位美男子比喻梅花的清雅与秀美;"瘦棱棱地天然白,冷清清地许多香",赞美梅花的清瘦洁白,香气淡雅;"笑东君,还又向,北枝忙",暗指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在北枝,嘲笑春神东君的忙碌。
接下来,诗人通过"著一阵、霎时间底雪"和"更一个、缺些儿底月",描绘了梅花在风雪中傲然的姿态,暗示了自己的坚韧不屈。"山下路,水边墙",梅花孤独地生长在偏远之地,无人欣赏;"风流怕有人知处,影儿守定竹旁厢",表达了诗人不愿被世俗打扰,宁愿默默守在角落里的隐逸之情。
最后,"且饶他,桃李趁,少年场",以桃李的热闹和春风得意反衬梅花的孤独坚守,体现了词人淡泊名利、坚守自我人格的高尚情操。整体上,这首词借梅言志,寄寓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