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金颜老·其一》
《别金颜老·其一》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涪州一别十年彊,君自游行几退藏。

好是金颜无佛处,却来铁面坐禅床。

(0)
翻译
在涪州分别已经十年了,你四处游历,不知隐居了多少次。
最妙的是,在没有佛像的地方,你保持着青春容颜,却来到禅房,静坐修行。
注释
涪州:地名,古代中国的一个州。
别:离别。
十年:时间,十年之久。
彊:同'强',强壮,这里指频繁活动。
游行:游历,出行。
退藏:隐居,退隐。
好是:最好莫过于。
金颜:形容人的容貌如金般灿烂,青春不老。
无佛处:没有佛像的地方,象征世俗或尘世。
铁面:形容面容严肃,常用来比喻修行者。
坐禅床:静坐修行的禅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十年一别后的重逢情景。开篇“涪州一别十年彊,君自游行几退藏”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的变迁,"涪州"可能是指两人分别时所在之地,而"十年彊"则强调了久违重逢的难得。"君自游行几退藏"一句,则透露出友人或许因为岁月的流转而选择了隐居,"几退"字眼含蓄地表达了一种对于世事的淡然与放弃。

接下来的"好是金颜无佛处,却来铁面坐禅床"两句,则描绘了友人的变化。"金颜"通常指的是美好的容颜,这里可能暗喻着友人心性的纯净,而"无佛处"则隐含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铁面"一词,常用来形容面色坚硬或冷漠,结合上下文,则可能是指友人在经历了岁月洗礼后,对外界表现出的不易动摇的坚定与淡然。最后的"坐禅床"则直接表明了友人可能已经走上了修行之路。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映衬,勾勒出了友人的精神境界变化,以及诗人对于这种变化的赞美之情。这不仅是对友人转变的描述,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生命、时间和心灵追求的一种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送法荣师归吴兴荣自清江退院而归

又作三年一梦回,浮云何地是根栽。

身随东土因缘去,袖带西江风月来。

碧眼已传胡相具,白头谁问故人猜。

与君别后同参处,雪里梅花次第开。

(0)

春阴即事

春风虽轻飏,摧折犹有补。

适当秾华时,明知不须雨。

浴蚕待桑钱,插禾候阳土。

妇子三时勤,亦欲少歌舞。

百草仰膏腴,少俟亦无苦。

如何屯寒云,专翳扶桑吐。

事多不由人,十可八九数。

不若姑置之,吾非拾翠侣。

(0)

题邻僧房壁

南窗日暖北窗凉,时节频移意自长。

半坐蒲团七家饭,两函经卷一炉香。

身辞尘杂元无累,人见朝昏却自忙。

雪屋夜寒灯火暗,萧条气味合邻墙。

(0)

庸斋薛微之里居时与仆为莫逆交乱后寓洛西时来关中每相见必诧郝婿之为人岁辛未秋绍先沿檄至长安始得因杯酒接殷勤观其气概知庸斋之不予欺也今因其归诗以饯之

玉润冰清久著名,长安一见眼增明。

笑谈已了关中事,慷慨还成灞上行。

桑落酒边还适意,渭城歌里莫伤情。

寄身琴鹤堂中相,早为皇家致太平。

(0)

和秀实寄尹商老见访

二千里外命车轮,慰我言词字字新。

自向江西逢隐吏,方知物外有高人。

频将篇什收风月,怠整形仪作搢绅。

相对茅檐终日语,从教人道是沉沦。

(0)

谒龙潭

路不倾攲即易开,若添人迹便尘埃。

神龙岂为含幽阻,只要红尘不到来。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