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龙潭》
《谒龙潭》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路不倾攲即易开,若添人迹便尘埃。

神龙岂为含幽阻,只要红尘不到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óngtán
sòng / wángyáng

qīngkāiruòtiānrén便biànchénāi

liúlóngwèihányōuzhīyàohóngchéndàolái

翻译
道路畅通无阻就容易行走,一旦有人走过就会蒙上尘埃。
神龙又怎会因为隐藏在幽深之处而受阻,它只希望避开红尘纷扰。
注释
路:道路。
倾攲:倾斜、歪斜。
易开:容易行走。
人迹:人的足迹。
尘埃:尘土、灰尘。
神龙:传说中的龙,象征尊贵或神秘力量。
含幽阻:隐藏在幽深之处,受阻于隐秘之地。
红尘:世俗的纷扰,指尘世间的烦恼和喧嚣。
不到来:不来打扰,避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谒龙潭》。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净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尘世喧嚣的排斥。

“路不倾攲即易开,若添人迹便尘埃。” 这两句描述了一条小路,如果没有过多的人走动,它就能保持原有的宁静和清洁。一旦有人踏足,这份宁静就会被打破,路上也会扬起尘土。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神龙岂为含幽阻,只要红尘不到来。” 这两句中的“神龙”通常象征着隐逸之士或仙境,此处可能指代诗人自己。诗人表达的是,即使是神龙这样的存在,也不愿被世间的喧嚣打扰,只要能够远离那些红尘(比喻世俗纷争和烦恼),就心满意足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宁静的心境。这种情感和理念在中国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他们往往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物欲横流、社会喧嚣的反思和逃避。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小园落成·其四

不受尘缘扰,方知乐事真。

家承清白吏,居萃太平民。

种柳碧成幄,折花红满身。

溪山供啸傲,鱼鸟自亲人。

(0)

亡妇榇归自闽生去死还惨裂心肺幽灵有觉亮亦同之爰述长途之踽凉弥感重泉之暌阻作魂归来歌觞而告之歌曰·其三

魂归来兮皖江涘,龙山高兮室则迩。

石松苍苍兮石湖瀰瀰,念所亲兮两阿姊。

期得见兮陶然喜,俄焉悟兮悲已死。

易我舟兮发如矢,言永别兮从兹始。

呜呼三歌兮歌不已,红树半江兮白波起。

(0)

寿外舅汪稼门先生七十·其三

凤水龙山毓范韩,屹然柱石重朝端。

讴歌到处九州督,知遇当年七品官。

海国重临填甲算,福畴新锡侑辛盘。

江南父老遥胪祝,惠爱于今欲报难。

(0)

孤灯效玉川子五首·其二

不帷不檠案无鼠,乍北乍南窗有风。

忽听邻鸡声似海,始知身是住城中。

(0)

与人论东坡诗二首·其二

一生心醉陶彭泽,暗地师资杜少陵。

毕竟要还真面目,人豪才是戒来僧。

(0)

六言·其八

为爱夕阳晴好,不知行过秋亭。

墙角桃花片片,枝头梅子青青。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