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乡园廿四春,种来松树已成村。
寄言孙子须培植,剪伐无令及本根。
一别乡园廿四春,种来松树已成村。
寄言孙子须培植,剪伐无令及本根。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名为《万松图题寄幼学贤弟(其一)》。诗中以“一别乡园廿四春,种来松树已成村”开篇,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成长。诗人离开家乡已有二十四年,期间亲手种植的松树如今已长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村庄,寓意着岁月的积淀与成长的力量。
接下来,“寄言孙子须培植,剪伐无令及本根”两句,则是诗人对后人的告诫与期望。他提醒子孙后代要像对待松树一样,精心培育自己的品德与才能,切勿因一时的急功近利而损害根基,寓意深远,富有哲理。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后辈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思考和高尚的情操。
青青拱把木,人见毫芒时。
只恐不早种,既种何用疑。
枝条日已茂,雨露日已滋。
摇本固不可,爪肤复奚为。
惊飙屡欲折,积雪久自支。
昔日靖郭君,四十馀男儿。
中有不举子,其事乃甚奇。
驰声自薛起,有谁敢齐窥。
君今已骑鹤,莫问腰缠资。
主人今晋公,相量千顷陂。
溲勃且并用,参苓恐无遗。
相如谕蜀檄,昌黎从军诗。
倘可露一斑,岂无诸公知。
君来甫两月,云雾才一披。
非敢事偃蹇,禽鹿不可羁。
勿诧我泉石,恐为君瑕疵。
吾且自笑我,人知我为谁。
君住南山我北山,隔溪斜照见炊烟。
相寻懒趁溪边路,村酒时沽上钓船。
吴侯奕奕天分高,历记万卷无差毫。
青云垂上忽归去,年来益收湖海豪。
志同三闾时则异,玩此芳物亭之皋。
视彼憔悴亦何苦,鼻间栩栩忘郁陶。
诗文满轴寄海峤,灵均细论无乃劳。
与君齐年况同袍,祇今衡门没蓬蒿。
有芳可玩便自适,草间野卉时一遭。
蓠芷辛夷兰杜若,未暇一一追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