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浑似旧,白发忽惊新。
争说参军帽,谁怜处士巾。
折腰宁不辱,有酒未为贫。
绝爱南山色,相看意转真。
黄花浑似旧,白发忽惊新。
争说参军帽,谁怜处士巾。
折腰宁不辱,有酒未为贫。
绝爱南山色,相看意转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蒲寿宬的《重阳》,通过对黄花和白发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转中对旧事物的怀念和对自己境况的感慨。"黄花浑似旧",诗人以菊花象征岁月的更迭,暗示自己虽年华老去,但心境依旧如旧时菊花般坚韧。"白发忽惊新"则直接揭示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惊讶与无奈。
接下来,诗人通过"争说参军帽,谁怜处士巾",借古人帽子来表达自己的处境,"参军帽"代表仕途,"处士巾"则暗指隐逸生活,流露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折腰宁不辱"表明诗人不愿屈服于权贵,宁愿保持尊严,即使生活清贫也不以为耻。"有酒未为贫"则进一步强调,对于诗人来说,贫穷与否并不取决于物质条件,而是精神追求的满足。
最后,诗人以"绝爱南山色,相看意转真"收尾,表达了对南山景色的喜爱,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真实情感,这种真挚的情感随着对南山的凝视而愈发深厚。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世事变迁的独特见解。
秋山复秋水,秋花红未巳。
烈风吹山冈,燐火来城市。
天狗下巫门,白虹属军垒。
可怜壮哉县,一旦生荆杞。
归元贤大夫,断脰良家子。
楚人固焚麇,庶几歆旧祀。
句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
叹息思古人,存亡自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