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槛临堂更曲池,鲜风淡荡燕参差。
蕙残已觉铜盘冷,梅落犹烦玉笛吹。
拂世只愁衣带缓,当筵但诉玉杯迟。
羲和辛苦真何益,不放金乌宿故枝。
伏槛临堂更曲池,鲜风淡荡燕参差。
蕙残已觉铜盘冷,梅落犹烦玉笛吹。
拂世只愁衣带缓,当筵但诉玉杯迟。
羲和辛苦真何益,不放金乌宿故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伏槛临堂更曲池,鲜风淡荡燕参差。”诗人以伏槛(一种香草)临近厅堂,曲水绕池为背景,营造出一个静谧的春日景象。鲜风轻拂,燕子在空中飞舞,给人以自由自在之感。
“蕙残已觉铜盘冷,梅落犹烦玉笛吹。”随着季节的更迭,蕙草(一种香草)已经凋零,而铜制的水缸表面因夜晚的凉意而显得冰冷。虽然春天即将过去,但偶尔还能听到有人吹奏玉制笛子,吹拂残梅的花瓣,这种细腻的描写显示了诗人对春天最后美好的留恋。
“拂世只愁衣带缓,当筵但诉玉杯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诗人唯一担心的是自己的生活过得太悠闲,时光在指尖悄然滑逝。每当坐在饭桌旁,他所表达的情感也只是对那细长的酒杯里慢慢斟酌的酒水。
“羲和辛苦真何益,不放金乌宿故枝。”最后两句,诗人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羲和(太阳神)与辛苦辛勤的工作没有什么实际好处。就像不愿意让那金色的乌鸦(象征太阳或时间)离开曾经栖息过的老树枝头,不忍心割舍对过去美好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生无常以及对往昔岁月的留恋之情。
绿树参差,丹崖迢递,回隔尘埃。
正采药溪头,相忘近远,流杯洞口,忽见楼台。
绰约双姝,柔肌似雪,千树桃花向脸开。
欣逢处,恍人间天上,几度疑猜。莫教便拟轻回。
倩青雀传情凤为媒。
记饭煮胡麻,香飘玉粒,酒倾玄露,色映琼环。
归路依稀,残霞半卷,一晌春光照碧苔。
从今去,问仙郎何日,跨鹤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