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澜放晴夜,虚敞足清游。
野旷月临水,天低星近楼。
村醅隔萝径,樵笛下溪舟。
挂席高寒外,心多可自由。
回澜放晴夜,虚敞足清游。
野旷月临水,天低星近楼。
村醅隔萝径,樵笛下溪舟。
挂席高寒外,心多可自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景象。首句“回澜放晴夜”,以“回澜”二字,巧妙地将波澜不惊的平静与夜晚的宁静相融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接着,“虚敞足清游”一句,点明了诗人在这片开阔之地,可以自由自在地游览,享受清新的空气与宁静的氛围。
“野旷月临水,天低星近楼”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广阔的田野与清澈的水面,月亮仿佛触手可及,而天空似乎与楼宇相连,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这种景象不仅令人感到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宇宙之大、人生之渺小的深刻感悟。
“村醅隔萝径,樵笛下溪舟”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场景,村中的酒香隔着藤蔓小径飘来,樵夫的笛声从溪边的小舟上传来,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生活气息,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笛声,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挂席高寒外,心多可自由”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在远离喧嚣、寒冷的高处,诗人的心灵得到了自由,暗示了他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超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内心世界的探索,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自到山阳不许辞,高斋日夜有佳期。
管弦正合看书院,语笑方酣各咏诗。
银汉雪晴褰翠幕,清淮月影落金卮。
洛阳归客明朝去,容趁城东花发时。
几年侍从作名臣,却向青云索得身。
朝士忽为方外士,主人仍是眼中人。
双鸾游处天京好,五马行时海峤春。
遥羡光阴不虚掷,肯令丝竹暂生尘。
旧相临戎非称意,词人作尹本多情。
从容自使边尘静,谈笑不闻桴鼓声。
章句新添塞下曲,风流旧占洛阳城。
昨来亦有吴趋咏,惟寄东都与北京。
草玄门户少尘埃,丞相并州寄马来。
初自塞垣衔苜蓿,忽行幽径破莓苔。
寻花缓辔威迟去,带酒垂鞭躞蹀回。
不与王侯与词客,知轻富贵重清才。
西辞望苑去,东占洛阳才。
度岭无愁思,看山不懊来。
冥鸿何所慕,辽鹤乍飞回。
洗竹通新径,携琴上旧台。
尘埃长者辙,风月故人杯。
闻道龙门峻,还因上客开。
永日无人事,芳园任兴行。
陶庐树可爱,潘宅雨新晴。
傅粉琅玕节,熏香菡萏茎。
榴花裙色好,桐子药丸成。
柳蠹枝偏亚,桑空叶再生。
睢盱欲斗雀,索漠不言莺。
动植随四气,飞沉含五情。
抢榆与水击,小大强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