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帖子词:皇帝阁六首·其一》
《春帖子词:皇帝阁六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霭霭龙旂色,琅琅木铎音。

数行宽大诏,四海发生心。

(0)
注释
霭霭:形容云雾缭绕或气氛浓厚的样子,此处形容龙旗颜色深重。
龙旂:古代帝王出行时使用的旗帜,上面绘有龙形图案。
琅琅:形容声音响亮清晰。
木铎:古代的一种乐器,木制的铃铛,用于发布政令或召集人群。
宽大诏:内容广泛的宏大诏书。
四海:古代指全国,此处泛指广大地区。
发生心:激发起人们内心的共鸣或响应。
翻译
浓厚的龙旗色彩显现在眼前
清脆的木铎声悦耳动听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春帖子词:皇帝阁六首(其一)》。这里展示的是对诗中两个片段的鉴赏。

"霭霭龙旂色",“霭霭”形容旗帜飘扬的样子,“龙旂”指的是装饰有龙图案的旗帜。这句通过动态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威严而庄重的氛围,展现了皇权的象征和尊贵。

"琅琅木铎音",“琅琅”形容声音清脆悦耳,“木铎”是古代用来报时或召集人的器物。这句则通过对声音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可能是指皇帝颁布命令的声音。

"数行宽大诏",“数行”意味着多次或者频繁,“宽大诏”指的是皇帝颁布的宽容和大度的法令。这句表达了皇帝以仁德治国、对民众施以恩惠的政策。

"四海发生心",“四海”代指全国或天下,“发生心”意味着涌现或产生心意。这句则表明这些宽容和大度的法令触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引起了普遍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皇权象征物、声音以及政策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皇帝以德治国、民众归心于上的和谐社会图景。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兰二首·其一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0)

东城桂三首·其一

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

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0)

燕子来舟中作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0)

成都府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0)

送人之岭南

关山迢遰古交州,岁晏怜君走马游。

谢氏海边逢素女,越王潭上见青牛。

嵩台月照啼猿曙,石室烟含古桂秋。

回望长安五千里,刺桐花下莫淹留。

(0)

香炉

四座且莫喧,愿听歌一言。

请说铜香炉,崔巍象南山。

上枝似松柏,下根据铜盘。

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连。

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般。

朱火然其中,青烟飏其间。

顺入君怀里,四座莫不欢。

香风难久居,空令蕙草残。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