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瀑布》
《瀑布》全文
唐 / 江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除却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0)
注释
庐山:指庐山,中国名山之一。
正南面:面向正南方。
瀑布:水流从高处垂直下落形成的景观。
古来闻:自古以来就闻名遐迩。
万里:极言距离之远。
沧海:大海,象征着广阔的水域。
千寻:形容极高,古代八尺为一寻。
白云:象征高洁或遥远。
寒声:瀑布流水声在寒冷中显得清冷。
终自远:终究来自远方。
灵派:指神奇的、有灵性的水系。
孰为分:何处划分,即源头何在。
除却:除去,排除。
天台后:天台山之后,指其他地方。
平流:普通的流水,与前文的瀑布形成对比。
莫可群:无法与之相比,独一无二。
翻译
庐山位于正南方,瀑布名声久远。
瀑布源头远至万里的大海,从千丈高的云层中奔腾而出。
寒冷的声音虽然悠远,但源头究竟在哪里呢?
除了天台山之外,这样的瀑布再难找到同类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以其深厚的笔墨勾勒出庐山瀑布的雄伟画面。开篇“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即设定了宏大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这股瀑布自古以来便声名远播,其气势磅礴令人仰止。

接着“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则进一步展现了瀑布的壮观之美。诗人以“万里”、“千寻”这样的数字来形容瀑布的高大与奔腾,这股水势如同长江之水直达大海,而其飞扬的水花又似云雾一般升腾于天际。

第三句“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透露出诗人对这股瀑布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听觉上的一种体验。诗中所述“寒声”即瀑布落水时发出的声音,这声音似乎没有尽头,穿越空间的距离,让人感到这股瀑布的神秘与力量。

末句“除却天台后,平流莫可群”则是对瀑布在自然界中独一无二的地位做出了评价。诗人通过“除却天台后”来强调庐山瀑布之外,其它景观皆难以与之相比,这股瀑布如同天然间的奇迹,是无法被任何其他平凡水流所匹敌的。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庐山瀑布宏伟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江为

江为
朝代:唐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950年前后(汉隐帝乾祐末)在世,字以善,五代时建州人,其先宋州考城人,文蔚之子,避乱家建阳。
猜你喜欢

碧桃春

数椽茅屋接松杉。晴风明翠岚。碧林深处夕阳衔。

依依春色酣。城市远,水云涵。终朝送客帆。

只怜病骨似眠蚕。轻寒怯茜衫。

(0)

玉楼春

九十风光愁里度。莺声燕影春将暮。

玉楼一望柳如烟,门外可怜千里路。

梦中何事频频语。梦觉莫知云去处。

旁人虚自妒蛾眉,对镜不禁愁黛聚。

(0)

蝶恋花.问第

正是红闺三月暮。喜鹊双双,莫道无凭据。

拭尽啼痕千点雨。泥金两字传佳语。

莫问离情愁几许。壁上屏间,题遍怀人句。

得意马蹄狂似絮。不知今夜眠何处。

(0)

蝶恋花.七夕

佳节漫凭真与误。聊设罍尊,看取桥争渡。

倩得蝉声迟日暮。斜河一带疏云度。

乘兴花阴杯莫负。望里星飞,却是流萤错。

遥忆难堪归去路。明朝愁杀残机坐。

(0)

真珠帘.客中感怀,示儿辈

风鸣檐铁惊人寤。更啾啾唧唧、阶前蛩语。

忧患馀生,尝遍世间辛苦。

老至尚居人庑下,叹客里、光阴虚度。谁顾。

似孤鸿天际,北来南去。尔辈,文章非误。

便荠盐憔悴,奇怀休负。鸾凤暂羁囚,岂山鸡为侣。

我已年花将六十,依旧是,累缘儿女。凝伫。

待祖鞭先著,慰余迟暮。

(0)

忆江南.题画扇

垂柳绿,茅屋阿谁家。

山色苍茫飞独鸟,小桥流水绕平沙。何处有桃花。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