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风光愁里度。莺声燕影春将暮。
玉楼一望柳如烟,门外可怜千里路。
梦中何事频频语。梦觉莫知云去处。
旁人虚自妒蛾眉,对镜不禁愁黛聚。
九十风光愁里度。莺声燕影春将暮。
玉楼一望柳如烟,门外可怜千里路。
梦中何事频频语。梦觉莫知云去处。
旁人虚自妒蛾眉,对镜不禁愁黛聚。
这首《玉楼春》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在春日里的愁绪与梦境。开篇“九十风光愁里度”,以“九十”泛指一年之中的时光,暗示时光流逝之快,而“愁里度”则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内心的忧郁与无奈。接着,“莺声燕影春将暮”一句,通过莺啼燕舞的景象,反衬出春天即将逝去的哀愁,营造了一种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氛围。
“玉楼一望柳如烟,门外可怜千里路。”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情感。站在高楼上,只见柳絮飘飞,仿佛笼罩着一层轻烟,而门外则是遥不可及的千里之路,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又有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梦中何事频频语。梦觉莫知云去处。”这两句转折至梦境,梦中的对话频繁,却不知梦醒后云散何处,隐喻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距离,以及对梦境中所言之事的留恋与不舍。梦与现实的交织,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情感的深度。
最后,“旁人虚自妒蛾眉,对镜不禁愁黛聚。”这两句以旁观者的视角,描绘了主人公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情感的矛盾。面对镜子,她不禁愁容满面,而周围的人或许只看到了她的美貌,却无法理解她内心的愁苦。这不仅是对外貌与内心世界的对比,也是对社会评价标准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玉楼春》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春日里对时光流逝、远方亲人、梦境与现实的复杂情感体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长安少年好狗马,日日遨游五陵下。
八尺腾骧行地龙,突过无前追疾风。
一箭穿空两雕堕,尚挟白羽腰骍弓。
回鞭更踏南山路,射杀山中白额虎。
却解重环四尺獒,快逐丰狐搜狡兔。
猎罢归来唤歌舞,酾酒割鲜供笑语。
穷巷书生那有此,毛颖陶泓守环堵。
老来无力跨蹇驴,少日青鞋只徒步。
何况平生非猎师,何须有犬如韩卢。
青毡旧物犹在室,吹灯未灭忧穿窬。
似闻黄耳云来孙,丰颅拳尾雪不如。
从公觅取捍门户,主人高枕偷儿避。
啼螀门静,落叶阶深,秋声又入吾庐。
一枕新凉,西窗晚雨疏疏。
旧香旧色换却,但满川、残柳荒蒲。
茂陵远,任岁华苒苒,老尽相如。
昨夜西风初起,想莼边呼棹,橘后思书。
短景凄然,残歌空叩铜壶。
当时送行共约,雁归时、人赋归欤。
雁归也,问人归、如雁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