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去后几千载,击豹吞蛇鬼物悔。
疑是东南地不平,秦皇帝来塞沧海。
海既不可塞,山亦不可改,山川灵气属真宰。
一朝六甲排天云,白日风雷下三界。
蛟鱼螺虫不敢语,千岩万壑发光采。
发光采,光陆离,孕四角,吐三眉。
天地失色神鬼失奇,黄金万斛将何为。
昔年曾同天马驰,神明天子知不知,于乎灵物知为谁。
越王去后几千载,击豹吞蛇鬼物悔。
疑是东南地不平,秦皇帝来塞沧海。
海既不可塞,山亦不可改,山川灵气属真宰。
一朝六甲排天云,白日风雷下三界。
蛟鱼螺虫不敢语,千岩万壑发光采。
发光采,光陆离,孕四角,吐三眉。
天地失色神鬼失奇,黄金万斛将何为。
昔年曾同天马驰,神明天子知不知,于乎灵物知为谁。
这首诗《灵物篇赠徐文长》由明代诗人吕时臣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灵物世界图景。
诗中开篇“越王去后几千载”,以历史的跨度引出主题,暗示时间的久远与故事的神秘性。接着“击豹吞蛇鬼物悔”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鬼物情感,营造出一种超自然的氛围。随后,“疑是东南地不平,秦皇帝来塞沧海”两句,借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事件,进一步渲染了故事的宏大背景,同时也暗含着对权力与自然力量的对比思考。
“海既不可塞,山亦不可改,山川灵气属真宰”则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敬畏,强调了自然界的力量与不可改变性。接下来,“一朝六甲排天云,白日风雷下三界”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景象,展现了灵物的非凡力量与影响力,仿佛整个宇宙都在其掌控之下。
“蛟鱼螺虫不敢语,千岩万壑发光采”通过对比,突出了灵物的威严与神秘,使得山川大地都为之生辉。最后,“发光采,光陆离,孕四角,吐三眉”更是将灵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充满了想象力与创造力。
“天地失色神鬼失奇,黄金万斛将何为”这两句表达了对灵物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在面对如此强大的自然或超自然力量时的渺小与无力。最后,“昔年曾同天马驰,神明天子知不知,于乎灵物知为谁”则以天马为喻,表达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欲望,同时也对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些灵物之谜的“神明天子”寄予了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奇幻色彩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历史以及未知事物的独特见解与感悟。
妾受命兮少孤,师氏教以《诗书》。
阿母爱予早有家,托君子以贱躯。
乘华轩兮归德门,曳绮縠兮罗金尊。
上事公姥兮无间言,俯蓄五子兮今有孙。
何以奉君朝餐,铜盘或炙或燔。
何以奉君御寒,裁缝越布吴纨。
鼠穿墉兮狼入室,唇干口燥兮不可与说,无褐无衣兮迫冬日。
晨鸡咿喔天雨霜,明星煌煌出洞房,为君秣马游四方。
丈夫气磊落,朗如日照临。
渴莫饮盗泉水,倦莫憩恶木阴。
出门常苦远,在家常苦贫。
女子当门户,百难萃其身。
思我君子兮蔚为国华,富贵勿喜兮贫贱勿嗟,履仁服德兮名乃纷葩。
释氏贵无生,不在形骸久。
性真既已离,色相复何有。
寺僧惑愚民,丹漆饰木偶。
谓是肉身存,双耳长齐口。
斯言或信然,结习终多狃。
四大了不空,六根反尘垢。
何如任归全,清净还高厚。
吾闻孔子云,死者欲速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