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法相寺》
《法相寺》全文
清 / 王锡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释氏贵无生,不在形骸久。

性真既已离,色相复何有。

寺僧惑愚民,丹漆饰木偶。

谓是肉身存,双耳长齐口。

斯言或信然,结习终多狃。

四大了不空,六根反尘垢。

何如任归全,清净还高厚。

吾闻孔子云,死者欲速朽。

(0)
鉴赏

这首诗以佛教思想为背景,探讨了生命、存在与解脱的主题。诗人王锡通过对比佛教中对“无生”的追求与世俗对“形骸长久”的执着,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首句“释氏贵无生,不在形骸久”点明了佛教重视精神解脱而非物质长久的观点。接着,“性真既已离,色相复何有”进一步阐述了佛教中超越物质表象、追求内在真实的教义。诗人随后批评了某些寺庙僧侣为了吸引信徒而过分装饰偶像的行为,认为这种做法违背了佛教的本意。

“谓是肉身存,双耳长齐口”这一句讽刺了那些被误导的信徒,他们可能过于执着于外在形式,而忽视了佛教的核心教义。诗人指出,真正的解脱在于摆脱一切执着和束缚,而不是依赖外在的象征物。

“斯言或信然,结习终多狃”表达了对人们容易陷入旧习而不自知的担忧,暗示了改变和解脱的艰难。接下来,“四大了不空,六根反尘垢”强调了佛教中关于四大元素(地、水、火、风)以及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教义,提醒人们要认识到物质世界的虚幻,并努力净化心灵。

最后,“何如任归全,清净还高厚”鼓励人们回归自然、清净的状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高远。诗人引用孔子的话“死者欲速朽”,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最终归于自然的接受,与佛教中的生死观相呼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深入探讨了佛教与世俗观念之间的差异,以及个体在追求解脱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王锡
朝代:南北朝   字:寡光   籍贯:南朝宋琅邪临沂

王弘子。少以宰相子起家为员外散骑,历位中书郎、江夏内史。太尉江夏王刘义恭当朝,锡箕踞傲诞。卒官
猜你喜欢

防江二首·其一

兵退田事始,夜来春雨匀。

向时耦耕者,十无三四人。

努力勿转徙,赦语如阳春。

(0)

江涨和韵

浦溆蛟龙穴,波澜风雨声。

天如粘梦泽,江似覆湓城。

此地居三孝,何人汩五行。

囊中无白璧,不得用吾情。

(0)

缚虎敢辞山路险,斩鲸终见海波澄。

(0)

寓陈杂诗十首·其七

疲马龁故草,闭门苔藓深。

閒坊居人少,秋日疏槐阴。

境寂心亦閒,萧然散巾襟。

静中有深趣,因见至人心。

谷神古不死,兹理良可寻。

无令儿辈觉,一抚无弦琴。

(0)

到陈午憩小舍有任王二君子惠牡丹二盘皆绝品也是日风雨大寒明日作此诗呈希古

初来淮阳春已晚,下里数楹聊寝饭。

此邦花时人若狂,我初税驾游独懒。

任王二君真解事,来致两盘红紫烂。

天姝国艳照蔀屋,持供佛像安敢慢。

江湖逢春岂无花,格顽色贱皆可拣。

誓观中州燕赵态,一洗千里穷荒眼。

风波历尽还故郡,此愿谁知辄先满。

那知中夕忽凛烈,卧拥牛衣眠失旦。

名园泥淖安可入,坐惜残芳风雨散。

东邻夫子亦嗜酒,卧听午鸡方起盥。

晴明犹及一寓目,我老尚能挥大盏。

(0)

句·其十

冰萼琼华次第开。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