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马龁故草,闭门苔藓深。
閒坊居人少,秋日疏槐阴。
境寂心亦閒,萧然散巾襟。
静中有深趣,因见至人心。
谷神古不死,兹理良可寻。
无令儿辈觉,一抚无弦琴。
疲马龁故草,闭门苔藓深。
閒坊居人少,秋日疏槐阴。
境寂心亦閒,萧然散巾襟。
静中有深趣,因见至人心。
谷神古不死,兹理良可寻。
无令儿辈觉,一抚无弦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心境宁静的生活状态。开篇“疲马龁故草,闭门苔藓深”两句,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隐居的环境:一匹疲惫的马在啃食着曾经熟悉的地方,而家门因久未打理而被青苔覆盖,透露出一段时间的流逝和孤寂。接着“閒坊居人少,秋日疏槐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与孤独感。诗人居住在一个几乎无人的小巷子里,而秋天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槐树叶片投下斑驳的影子,营造出一种淡远而深长的氛围。
“境寂心亦閒,萧然散巾襟”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所体验到的内心世界。外界虽寂静,但诗人的心灵同样感到宁静和闲适。在这种境遇中,他的精神得以释放,就像风中的衣襟随意飘散一样自然。
“静中有深趣,因见至人心”则指出,在这宁静之中,蕴含着深远的乐趣,这种乐趣只有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而“谷神古不死,兹理良可寻”一句,则像是诗人在对话或思考生命与宇宙的永恒主题,似乎在探索一种超越凡尘、接近自然之神的哲思。
最后,“无令儿辈觉,一抚无弦琴”则是一种希望,不愿让世间喧嚣干扰这宁静的心灵世界。即使是对子孙后代的期望,也只希望他们能感知到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而那把无弦的琴,象征着一种内心深处的和谐与平静,即便没有外在的乐声,也已足够诗人自得其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宁静生活状态的描绘,以及对生命哲思的探讨,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深处和谐与永恒的追求。
南入剡中路,草云应转微。
湖边好花照,山口细泉飞。
此地饶古迹,世人多忘归。
经年松雪在,永日世情稀。
芸阁应相望,芳时不可违。
沈沈积素抱,婉婉属之子。
永日独无言,忽惊振衣起。
方如在帏室,复悟永终已。
稚子伤恩绝,盛时若流水。
暄凉同寡趣,朗晦俱无理。
寂性常喻人,滞情今在己。
空房欲云暮,巢燕亦来止。
夏木遽成阴,绿苔谁复履。
感至竟何方,幽独长如此。
广庭独闲步,夜色方湛然。
丹阁已排云,皓月更高悬。
繁露降秋节,苍林郁芊芊。
仰观天气凉,高咏古人篇。
抚己亮无庸,结交赖群贤。
属予翘思时,方子中夜眠。
相去隔城阙,佳期屡徂迁。
如何日夕待,见月三四圆。
出身忝时士,于世本无机。
爰以林壑趣,遂成顽钝姿。
临流意已凄,采菊露未稀。
举头见秋山,万事都若遗。
独践幽人踪,邈将亲友违。
髦士佐京邑,怀念枉贞词。
久雨积幽抱,清樽宴良知。
从容操剧务,文翰方见推。
安能戢羽翼,顾此林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