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更漏子》
《更漏子》全文
唐 / 冯延巳   形式: 词  词牌: 更漏子

秋水平,黄叶晚,落日渡头云散。

抬朱箔,挂金钩,暮潮人倚楼。

欢娱地,思前事,歌罢不胜沉醉。

消息远,梦魂狂,酒醒空断肠。

(0)
注释
秋水:秋天平静的水面。
黄叶:秋天落叶。
渡头:渡口。
朱箔:红色的窗帘。
金钩:金色的挂钩。
暮潮:黄昏时涨起的潮水。
欢娱地:使人快乐的地方。
思前事:回忆过去的事情。
不胜沉醉:无法承受的陶醉。
消息远:消息遥远或音信渺茫。
梦魂狂:梦中魂魄狂乱或四处寻找。
空断肠:形容极度的悲伤和思念。
翻译
秋天的水面平静如镜,黄叶在傍晚飘落,渡口的云彩渐渐消散。
举手拉起红色的窗帘,挂上金色的挂钩,黄昏时分,有人倚靠在楼头。
欢乐之地,让人想起往事,歌声结束后陷入深深的陶醉。
消息遥远,梦中魂魄四处游荡,酒醒后只留下空虚的断肠之痛。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图景,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美的笔触,展现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场景。首句“秋水平”直接设定了整个画面的背景,是一片平静之水,反映出秋天的宁静与淡远。紧接着,“黄叶晚”则更进一步烘托出了时节的特征,金色的落叶在暮色中飘零,增添了一份萧瑟。

第三句“落日渡头云散”,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落日和渡船的画面,以及天边散去的云朵,将时间和空间感融为一体,渲染出一种淡淡的离愁。接下来的“抬朱箔,挂金钩”则是室内景象,朱红色的窗棂与金质的门钩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也映射出了一个高贵而又孤独的生活场所。

“暮潮人倚楼”,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暮色中的潮水和依靠在楼阁上的人,都透露出一种等待与寂寞。紧接着,“欢娱地,思前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那些欢乐的情景在心头萦绕不去。

“歌罢不胜沉醉”,诗人通过唱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但即便是歌声也只能让自己沉浸于一种幻觉之中,无法完全摆脱内心的忧伤。最后,“消息远,梦魂狂”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离愁和无奈,消息难以到达,连梦境都充满了狂乱。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室内生活的细节刻画,展现了一种淡定而又带有哀愁的情感氛围。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与环境相结合,营造出一幅深秋时分的静谧画面,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作者介绍
冯延巳

冯延巳
朝代:唐   字:正中   籍贯: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生辰:903--960

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
猜你喜欢

颂古九十八首

迷悟是谁先起立,忘躯失命老婆心。
东西岂离摩耶腹,南北弥纶针不任。

(0)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石头和尚草庵歌,试问参方会世麽。
千万莫将茅瓦比,离钩三寸绰清波。

(0)

偈颂十四首

大家同受用此且富贵,不妨普庵一穴真风水。
乾坤巽,本无位。
二十四向绝遮栏,非舌头人云心地。
也无贱,也无贵,眼耳鼻舌通身意。
无限山人不识龙,从前总是虚劳费。
千峰万峰连不断,左右逢源无别水。
荣华富贵几遭埋,益子荫孙无变已。
蓦直下,无忌讳,司马头陀没意智。
随机设化谩留名,个个趁獐失即麂。
更迷已,寒静清明争挂纸。
岂知空界现圆融,不顾浅深捞水底。

(0)

颂四宾主

贼是小人君记取,好手白拈犹未许。
坐断圣凡绝见闻,扬眉且胜拈华举。

(0)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僧家起大屋,枉费他金谷。
不是明眼人,真如大地狱。
黄叶止孩啼,只要免啼哭。
不犯一滴酒,不动一片肉。

(0)

颂十玄谈

心心,非不心,未得印时生死侵。
除非一搭无纤翳,六道皆标我相形。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