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椽茅屋接松杉。晴风明翠岚。碧林深处夕阳衔。
依依春色酣。城市远,水云涵。终朝送客帆。
只怜病骨似眠蚕。轻寒怯茜衫。
数椽茅屋接松杉。晴风明翠岚。碧林深处夕阳衔。
依依春色酣。城市远,水云涵。终朝送客帆。
只怜病骨似眠蚕。轻寒怯茜衫。
这首《碧桃春》以清新淡雅之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春日山林图景。开篇“数椽茅屋接松杉。晴风明翠岚”,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座与松杉相接的简朴茅屋,以及晴朗之风中明亮的翠绿山岚,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
接着,“碧林深处夕阳衔。依依春色酣”两句,将视线引向深邃的绿色林间,夕阳温柔地与林梢相触,春意盎然,仿佛整个春天都沉浸在这份温暖之中。这种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
“城市远,水云涵。终朝送客帆”则进一步对比了山林与城市的距离,通过“水云涵”这一形象,既描绘了水面的广阔,又暗示了云雾缭绕的景象,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悠远。同时,这句中的“终朝送客帆”更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感慨,以及对远方客人的深情祝福。
最后,“只怜病骨似眠蚕。轻寒怯茜衫”两句,以“病骨似眠蚕”这一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作者身体状况不佳的状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淡泊与从容。面对轻寒,选择穿着茜衫,既体现了对传统服饰的喜爱,也暗含着对自然与生活和谐相处的追求。
整体而言,《碧桃春》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离别之情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淡泊,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