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苞绿叶似荆南,立雪淩寒性自甘。
但得灵均长结伴,颜神山下即江潭。
黄苞绿叶似荆南,立雪淩寒性自甘。
但得灵均长结伴,颜神山下即江潭。
此诗描绘了颜神山中橘树的独特风姿与坚韧品格。首句“黄苞绿叶似荆南”,以“黄苞绿叶”形象地勾勒出橘树的外貌特征,仿佛从荆南之地移植而来,展现出其生长环境的地域特色。次句“立雪淩寒性自甘”,进一步揭示了橘树不畏严寒、独立雪中的高尚情操,其“性自甘”三字,赋予了橘树以人格化的生命色彩,凸显了其内在的坚韧与高洁。
后两句“但得灵均长结伴,颜神山下即江潭”,运用了屈原(灵均)这一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像屈原这样具有高尚情操的人为伴的愿望。同时,将颜神山下的橘树与江边的景色相联系,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意境,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不仅赞美了橘树的美丽与坚韧,也寄托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自先生、题襟汉上,湖山风月谁主。
绿蓑画出元真子,料理钓筒茶具。
千万树、问流水桃花、春色来何处。武陵伴侣。
有旧梦盟鸥,比邻放鸭,值得故乡住。
全家隐,休认渔儿渔女。神仙眷属团聚。
海怀不尽添霞想,高唱入云诗句。
君看取、看一碧弯环,渐到天台去。胡麻饭煮。
著两两蛾眉,翛翛鸾尾,洞口扫红雨。
深黄浅白,记重阳前后。满把幽香一樽酒。
甚西风,帘卷人淡于花,能几日、花渐比人消瘦。
谁开三径望,冷艳无情,蝶梦荒寒雁来久。
红了木夫容,静女娟娟,对老去、东篱诗叟。
爱寂寞、秋容抱冬心,便十月青霜,一枝还有。
时节黄昏,月儿起、乍逗西园芳树。
连袂初试轻罗,闲阶共凝伫。
春正好、千红万紫,总输却、绿窗妩媚。
廿四桥边,十三楼畔,争便难阻。
荡兰舟、箫鼓喧阗,算难把、清游共邻女。
多少不言情味,付庭前莺语。
吹尽了、游丝万丈,怎便能、绾得飞絮。
莫损镜里朱颜,渡江迎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