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
落日馀清阴,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
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已伤慕归客,复思离居者。
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既乏琅琊政,方憩洛阳社。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
落日馀清阴,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
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已伤慕归客,复思离居者。
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既乏琅琊政,方憩洛阳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离别之苦的感慨。开篇“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写出了早晨繁忙、到了黄昏还没有停歇的忙碌场景,表现出诗人的内心焦虑与不安。
接着,“落日馀清阴,高枕东窗下”描绘了夕阳西下的宁静画面,其中“高枕东窗下”则是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寻找片刻安宁的写照。这里的“高枕”,可能意味着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放纵态度,或者是在忙碌之后寻求一丝慰藉。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季节更迭和生命无常的感伤。这里的“寒槐”、“秋菊”,都是深秋的象征,它们在诗人眼中不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承载着时间流逝的哀愁。
而“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则明确了诗人的情感倾向。他通过询问周围的人,试图找到心灵上的慰藉,同时又不禁想起了北方边塞的战马,这里蕴含着对远古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无奈。
“已伤慕归客,复思离居者”表达了诗人对于归乡之人的感伤和对离别生活者的深切思考。这里,“慕归客”和“离居者”,都是流动中的生命形态,他们的背后有着无尽的故事与情感。
“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则写出了诗人对于友情、爱情等私谊之情的珍惜,以及对书籍知识的执着追求。这里,“情嗜”指的是难得的情谊,而“案牍”则是书卷,这两者的结合,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
最后,“既乏琅琊政,方憩洛阳社”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繁华时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缺失美好事物的渴望。这里的“琅琊”、“洛阳”,都是历史上的繁华之地,它们在诗人的笔下成为了记忆与憧憬的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历史的深刻感悟和独特情怀。
寻幽来宝地,联辔尽佳朋。
隔水微闻磬,窥林远见灯。
未谈超世法,先见小乘僧。
古殿生虚籁,阴廊挂断冰。
幽轩聊借憩,高塔险难登。
石钵青莲长,天香翠霭凝。
风幡生夙悟,雷鼓报晨兴。
延坐分奇茗,登临挂瘦藤。
毒龙僧作伴,香象佛能乘。
学道分真妄,参禅祖秀能。
悟空魔女去,入定睡蛇腾。
境界清凉胜,山林气象增。
雅怀端可重,尘抱不须矜。
暂结跏趺坐,心源返照澄。
南山有松树,托根白云岑。
枝叶冒霜雪,不易太古心。
我昔来结茅,相对岁月深。
轻花酿春酒,寒声杂清琴。
野马被羁鞅,沐猴强冠簪。
华靡非其心,动践所不任。
我罪非所得,脱身事幽寻。
归来治田畴,损物犹蟊蟫。
矫首望故山,白雨翳青林。
首丘匪可忘,治任须及今。
往从荷蓧徒,永与世幽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