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路太行险,波涛沧海深。
素缊未偶时,白发捋盈簪。
壮士莫年意,游子中夜心。
拊剑一太息,月暗天横参。
阪路太行险,波涛沧海深。
素缊未偶时,白发捋盈簪。
壮士莫年意,游子中夜心。
拊剑一太息,月暗天横参。
这首诗《秋夜吟》由金代诗人师拓所作,通过描绘险峻的阪路、深邃的波涛和苍茫的夜色,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悲凉的意境。
首句“阪路太行险”,以太行山的险峻山路起笔,暗示了旅途的艰难与挑战。接着“波涛沧海深”一句,将视线转向大海,用“沧海”这一广阔无垠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界的壮阔与力量感。
“素缊未偶时,白发捋盈簪”两句,转而抒发个人的情感。这里,“素缊”可能是指未遇知音或未能实现理想的状态,而“白发捋盈簪”则形象地表达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这两句通过对比未遇与已老,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深忧虑。
“壮士莫年意,游子中夜心”继续深化情感,将个人的感慨扩展到更广泛的人类境遇上。这里的“壮士”和“游子”代表了不同身份的人们,他们或许有着不同的追求与梦想,但都面临着相似的困惑与孤独。“壮士莫年意”表达的是壮志未酬的遗憾,“游子中夜心”则是漂泊异乡、思乡之情的体现。这两句通过共情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
最后,“拊剑一太息,月暗天横参”以动作和情境收尾。诗人抚剑长叹,既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感叹,也是对世间不公的一种愤慨。在月暗星稀的夜晚,这种情绪显得更加深沉和孤独。整个画面静谧而凝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秋夜吟》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既壮丽又哀婉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新果真琼液,人应宴紫兰。
圆疑窃龙颔,色已夺鸡冠。
远火微微辨,繁星历历看。
茂先知味好,曼倩恨偷难。
忍用烹酥酪,从将玩玉盘。
流年如可驻,何必九华丹。
一话涔阳旧使君,郡人回首望青云。
政声长与江声在,自到津楼日夜闻。
竹浊蟠小径,屈折斗蛇来。
三年得归去,知绕几千回?
禅床深竹里,心与径山期。
结社多高客,登坛尽小师。
早秋归寺远,新雨上滩迟。
别后江云碧,南斋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