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黄昏,月儿起、乍逗西园芳树。
连袂初试轻罗,闲阶共凝伫。
春正好、千红万紫,总输却、绿窗妩媚。
廿四桥边,十三楼畔,争便难阻。
荡兰舟、箫鼓喧阗,算难把、清游共邻女。
多少不言情味,付庭前莺语。
吹尽了、游丝万丈,怎便能、绾得飞絮。
莫损镜里朱颜,渡江迎汝。
时节黄昏,月儿起、乍逗西园芳树。
连袂初试轻罗,闲阶共凝伫。
春正好、千红万紫,总输却、绿窗妩媚。
廿四桥边,十三楼畔,争便难阻。
荡兰舟、箫鼓喧阗,算难把、清游共邻女。
多少不言情味,付庭前莺语。
吹尽了、游丝万丈,怎便能、绾得飞絮。
莫损镜里朱颜,渡江迎汝。
这首《琵琶仙·寄姊》是清代词人苏穆的作品,以黄昏时分的景色和情感为背景,表达了对姐姐的深深思念。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月儿升起,照亮西园的花朵,轻罗女子与姐姐在台阶上共享这份静谧,感叹春光虽好,但绿窗中的姐姐更显得娇媚。接着,词人想象在二十四桥和十三楼的美景中,也无法阻隔对姐姐的思念。
下片转而写到热闹的兰舟箫鼓声,却无法带来与邻女的清游,只能让庭前莺语传递无言的情感。词人感叹,纵然吹散了漫天游丝,也无法挽留飘飞的柳絮,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词人深情地叮嘱,希望不要让岁月磨损姐姐的美丽,他愿意跨越江水去迎接她。
整首词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