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潮》
《潮》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一痕初见海门生,顷刻长驱作怒声。

万马突围天鼓碎,六鳌覆背雪山倾。

远朝魏阙心犹在,直上严滩势始平。

寄语吴儿休踏浪,天吴罔象正纵横。

(0)
注释
顷刻:形容时间极短。
怒声:比喻海潮的汹涌声。
万马:象征众多的水波。
天鼓:古人想象中的天界乐器,此处比喻海浪。
六鳌:古代神话中的大龟,象征大地。
雪山倾:形容海浪的巨大。
魏阙:古代宫殿门外的高台,象征朝廷。
严滩:险峻的河滩或海滩。
吴儿:指吴地的人们。
天吴罔象:水神名,此处指海浪。
翻译
一道痕迹初次显现于海门,瞬间化为汹涌的怒吼声。
如同万马突破重围,天鼓碎裂,巨大的龟壳仿佛翻倒了雪山。
尽管远离朝廷,心中依旧向往,直奔险峻的严滩,势头才开始平缓。
我告诉吴地的人们,不要再随意踏浪,水神天吴和罔象此刻正肆意横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海边战役,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示了战争的激烈与壮观。开头两句“一痕初见海门生,顷刻长驱作怒声”即设定了紧迫的情境,一道裂痕象征着战事的爆发,顷刻之间便是长驱直入、怒吼如雷的声音,显示出战争来得迅猛而又充满力量。

接下来的“万马突围天鼓碎,六鳌覆背雪山倾”则将战斗的激烈推向高潮。万马奔腾如同撕裂天际之声,六鳌(即大海)倒卷如雪山倾泻,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震撼力和海浪的狂野。

“远朝魏阙心犹在,直上严滩势始平”透露出诗人对往昔战事的回忆与对现实战斗的关注。尽管战争已经取得胜利,但诗人的内心仍然无法平静,反映了战争带来的深刻影响。

最后,“寄语吴儿休踏浪,天吴罔象正纵横”则是诗人对后辈的警告或劝诫。吴儿可能指的是生活在江南一带的人们,罔象即是捕鱼的工具,这里喻示着政治局势的复杂多变,不要轻易介入其中。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雕牙杖头歌

象齿截玉三寸强,刻划老彭精不爽。

垂手偻背颅顶光,笑颜半破唇吻张。

坠胸有乳长两囊,握之久矣溜而黄。

杖头兀置?竿戏,较彼井观殊失常。

蒋生赠我意则良,假其久视祝寿昌。

一步一举无敢忘,与铿相生八百霜,登山临水吾何妨。

(0)

落花五十首·其十三

再四追寻何处边,石阑干外竹帘前。

青虫夹堕容相赖,黄鸟兼飞得可怜。

移昨夜灯修故事,剩今朝雨泣馀妍。

摧残怅感年年惯,将谓今年剧去年。

(0)

薙草行

除草本难尽,根子互生成。

请观耰锄后,私得雨露情。

庭除日夕间,众绿复交盈。

兰蕙皆灭迹,萧艾欣得朋。

中为蚊蚋居,蛇蟒亦横行。

湿积地道敏,气恶暑热蒸。

陷足罥衣裾,宾阶苦趋迎。

每被客嘲诮,爱物实沽名。

不察僮奴懒,亦柰易发生。

朝来奋一薙,顿令心目清。

聊快顷暂间,未保终绝萌。

因以悟小人,难去类相萦。

匪特去云难,尚有怨诽并。

从兹谢庭草,甡甡漫尔荣。

(0)

新栽牡丹开迟有作

烂漫东邻醉牡丹,也持杯酒待花看。

却疑有为偏教慢,亦料终开底作难。

贵介莫游知地僻,美人初聘怯家寒。

我无羯鼓相催发,祗撚吟髭日凭阑。

(0)

题画册后

八十流年老态多,目昏秪好卧云萝。

墨消古研能閒在,纸映明窗奈暖何。

触物便须随点染,观生还复费吟哦。

这般丑拙难拈出,聊自家中遣睡魔。

(0)

题画三首·其三题张翚画

张翁年纪如伏生,读书不及绘事精。

为图亦自有古意,长幅短幅求人争。

老翁之笔随年老,墨泼绡上如帚扫。

横皴六丁凿龙门,竖皴溜雨泥墙倒。

一峰塞天云不流,特立万仞芙蓉秋。

石边白猿乱跳涧,木末红泥高见楼。

楼头杨花吹碧瓦,宛转春江带楼下。

烟波渺渺古渡长,落日行人独骑马。

似圭似远是非间,人道浓枯复似关。

自成高致那能到,我莫临摹觉手顽。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