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三首·其三题张翚画》
《题画三首·其三题张翚画》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古风

张翁年纪如伏生,读书不及绘事精。

为图亦自有古意,长幅短幅求人争。

老翁之笔随年老,墨泼绡上如帚扫。

横皴六丁凿龙门,竖皴溜雨泥墙倒。

一峰塞天云不流,特立万仞芙蓉秋。

石边白猿乱跳涧,木末红泥高见楼。

楼头杨花吹碧瓦,宛转春江带楼下。

烟波渺渺古渡长,落日行人独骑马。

似圭似远是非间,人道浓枯复似关。

自成高致那能到,我莫临摹觉手顽。

(0)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题画三首(其三)题张翚画》描绘了一位老翁的画作,以生动的笔触赞美了张翁的绘画技艺。诗中将张翁比作古文学家伏生,虽年迈但对绘事的精进不减。他的画作富有古意,无论是长幅还是短幅,都引人争相欣赏。

沈周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画中的山峦雄浑,云雾缭绕,仿佛龙门被六丁神斧所凿,雨后泥墙倒映其中。画面中的一座高峰直插云霄,秋风中的芙蓉显得格外挺拔。石边白猿跳跃,木梢上红泥小楼清晰可见,楼头杨花飘落在碧瓦之上,春江水波荡漾,映照着楼下景色。

画面的结尾处,烟波浩渺的古渡口和孤独的骑马行人在夕阳下构成了一幅深远而寂寥的画面。诗人评价这幅画既有圭峰般的峻峭,又有远近交错的层次感,浓淡之间尽显画意。他认为张翁的画作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自己虽然不能完全临摹,但欣赏时却感到手法笨拙,无法企及。

整首诗通过对画作的细腻描绘和深入品评,展现出沈周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深刻理解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张翁艺术才华的敬佩。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过涧歇·其二游七星岩

山拔地,巍然平陆。

峭壁飞崖,北斗兀立,南澳灵光矗。

无数神工鬼斧,斫就玲珑屋。

烟霄迥,玉宇琼楼遍空谷。

拔萝穿窦入,箭筈斜通,波涛乱蹴。紫翠怡心目。

蹑蹬抠衣,钟乳垂珠,苔花叠锦,一枕潺湲傍岩宿。

(0)

双调望江南.西湖曲十首·其四

湖上花,掩映绿窗纱。

曲院风摇仙子步,苏堤春醉美人家。烂漫自交加。

堪竞赏,开遍海棠花。

晓起一枝和露折,午阴几树带溪斜。十里灿晴霞。

(0)

思远人.得闲信,和晏小山韵

劈开双鲤妆台信,报与平安客。

相思一点,伤心两字,远寄何由得。

东风泪裹珍珠滴。和入乌丝墨。

染处忽惊红,似浓如淡,映桃花笺色。

(0)

摊破浣溪沙·其二春恨

处处风波暗未休。晓来听雨替花忧。

想到碧窗携手地,忽凝眸。

半吐樱桃开靥晕,欲眠杨柳放眉愁。

懊恨一春憔悴甚,只如秋。

(0)

水龙吟

晓来扶起心情,昨宵幽怨今何有?

临风梦杳,望云魂断,几番回首。

未到春残,却愁春老,问春知否?

但小楼香远,曲阑人在,依旧是、春长久。

芳约黄昏肯负,正东风、一江成皱。

留欢遣醉,抽思作茧,而今时候。

记取相逢,惯尽无绪,听鹃啼瘦。

又柔尘渐起,银屏乍隔,也应消受。

(0)

江南好八首·其四

平湖好,水木正萧萧。

隔巷人呼舟作马,当楼影颤月如潮,一棹永凝桥。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