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来扶起心情,昨宵幽怨今何有?
临风梦杳,望云魂断,几番回首。
未到春残,却愁春老,问春知否?
但小楼香远,曲阑人在,依旧是、春长久。
芳约黄昏肯负,正东风、一江成皱。
留欢遣醉,抽思作茧,而今时候。
记取相逢,惯尽无绪,听鹃啼瘦。
又柔尘渐起,银屏乍隔,也应消受。
晓来扶起心情,昨宵幽怨今何有?
临风梦杳,望云魂断,几番回首。
未到春残,却愁春老,问春知否?
但小楼香远,曲阑人在,依旧是、春长久。
芳约黄昏肯负,正东风、一江成皱。
留欢遣醉,抽思作茧,而今时候。
记取相逢,惯尽无绪,听鹃啼瘦。
又柔尘渐起,银屏乍隔,也应消受。
这首《水龙吟》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袁克文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精致的意象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开篇“晓来扶起心情,昨宵幽怨今何有?”表达了词人清晨醒来时对昨日情感波动的反思,疑惑昨夜的幽怨是否已烟消云散。
“临风梦杳,望云魂断,几番回首”描绘了词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梦中情境与现实之间形成对比,流露出深深的眷恋。接下来,“未到春残,却愁春老,问春知否?”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忧虑,以及对永恒青春的渴望。
“小楼香远,曲阑人在,依旧是、春长久”通过写景寓情,暗示即使人事变迁,春天的美好依然长存,暗含着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挽留。
下半部分,“芳约黄昏肯负,正东风、一江成皱”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色,借东风吹皱江面,象征着情感的波澜。词人试图留住欢乐,排解愁绪,但现实却让他陷入更深的思绪之中。
结尾“记取相逢,惯尽无绪,听鹃啼瘦”以杜鹃鸟的叫声渲染出凄凉氛围,表达了词人孤独无依的心情。最后,“柔尘渐起,银屏乍隔,也应消受”则暗示了词人与所爱之人之间的距离感,以及面对这种分离的无奈接受。
整体来看,袁克文在这首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