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揣才力,宁隐不愿仕。
仕者要及物,隐者止为己。
禄丰责已重,外劳中愧耻。
何如未仕时,优游安井里。
吾观隐者传,沉湎亦见纪。
而于公卿辈,小累讥不止。
布衣有真乐,势位何足恃。
昔人揣才力,宁隐不愿仕。
仕者要及物,隐者止为己。
禄丰责已重,外劳中愧耻。
何如未仕时,优游安井里。
吾观隐者传,沉湎亦见纪。
而于公卿辈,小累讥不止。
布衣有真乐,势位何足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滕岑的《和陶渊明饮酒诗(其十九)》,他以陶渊明的饮酒主题为灵感,探讨了隐逸与仕途的选择。诗中,作者认为古人衡量自身才能,宁愿选择隐居也不愿投身仕途,因为仕者责任重大,既要服务社会又要面对内心的愧疚。相比之下,未仕之时的生活更为悠闲自在,无官场琐事之累。诗人引用陶渊明的经历,指出即使是隐者,过度沉溺也可能被记载,而对于公卿等高官,即使有些微过失也会受到持续的讥讽。最后,滕岑强调,真正的快乐在于内心的满足,而非追求权势地位。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权势虚荣的淡然态度。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
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
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
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埽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山路难行日易斜,烟村霜树欲栖鸦。
夜归不到应闲事,热饮三杯即是家。
天山路傍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
昭君已殁汉使回,前后征人惟系马。
日夜风吹满陇头,还随陇水东西流。
此花若近长安路,九衢年少无攀处。